在文化认同中找回春节的传统

2019年02月01日 11:06   来源:东方网   徐刚

  春节,各地都有许多丰富的民俗活动,比如祭祖拜神、祈福守岁等。这些民俗活动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3%的受访者依旧遵循春节习俗,72.0%的受访者认为春节习俗有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1月31日中国青年报)

  春节越来越没意思,年味越来越淡,这是不少人唱衰春节的论调。而中国青年报的调查结果却显示有高达九成的人依旧遵循春节习俗,七成人认为春节有助于强化民族认同。这种高度的认同感和支持率,说明作为传统节日的春节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式微,春节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依然深远。

  作为传统文化习俗的代表,春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家庭团圆的主题、祭祖拜神的习俗以及走亲访友的交流等等。从传统的农耕社会走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春节的习俗尽管形式上有所变化,但其内涵未变,核心内容没有变化。这也是公众对春节高度认同感的重要原因。

  公众高度认同春节习俗,这当然是好事。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公众尤其是年青一代对春节所产生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从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消弭,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就以过年习俗为例,我们很多年轻人连基本的拜年礼仪、上坟程序、过年禁忌都不知道,会用毛笔手写对联的更是少之又少,又怎么能寄希望于他们告诉自己的下一代呢?

  一方面是对春节习俗的高度认同,知道那是传统文化,应该传承,应该遵循。可另一方面却是对春节习俗的不熟悉、不了解。这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做好春节习俗宣传和传承的必要。目前,各地开展的传统春节习俗系列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回归。

  春节到底是什么?是国家的法定小长假用来休息的?是传统的节日用来团圆的?每一个人心里其实都有一个答案。从过去的吃好穿好就是过年,到现在的旅游过年、出国过年,春节出现了许多新的过法,新的提法。但是传统的春节习俗不能丢,过年团圆的主题不能变。我们都有责任在文化的认同中让春节习俗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