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理论丰碑 民族复兴的行动纲领

2017年12月01日 13:38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马建堂

  [作者简介] 马建堂,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党的十九大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会议,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高屋建瓴、穿透时空、大气磅礴,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进方向。报告充分体现了大国大党的历史观和时代观,是一份高瞻远瞩的政治宣言、划时代的理论丰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

  一、深入学习和把握“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时代观准确理解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

  历史观和时代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所处时代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在各种社会矛盾的相互作用下,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每一阶段都呈现出特定的时代特征,构成了某一阶段的历史规定性,反映为一定的时代主题。宏观把握历史脉络和时代特征,是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把金钥匙。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始终领航前行,这使得党有着超强的历史意识和时代担当。

  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共43次提到“历史”二字,另有次提到“史”字,并有很多与历史有关的组合词:“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历史性突破”“历史使命”等。还有许多与历史相关的表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等等。这样的表述以及所体现出的宏阔视野和高瞻远瞩,构成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特有的历史观和时代高度。

  (一)宏大的历史视野、清醒的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鲜明品格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党的十九大报告纵横古今、驰骋中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关键是传承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史的熟悉世所公认,他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历史视野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思维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就经常告诫全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 “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他还经常强调,要“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绩。”党的十九大报告,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历史观的集大成。

  (二)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政治论断

  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判断。正如报告所宣示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报告用“三个意味着”,放眼人类历史,纵横古今中外,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波澜壮阔历程、为世界与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高度,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体现出宽宏的历史视野、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博大的人类情怀,彰显着大国大党的豪迈、自信与担当。

  (三)把握时代脉搏、分析时代特征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变两不变”的重大论断。首先是科学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判断,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也是对近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同时,报告强调“两个没有改变”,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两个没有改变”,对于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深入学习和把握“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实现了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一)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从国情来看,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牢牢把握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深刻洞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矢志不渝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世情来看,当代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但崛起与遏制并存。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同时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深层较量和博弈也正在不断展开。能否在世界大变动中把握机遇、在国际大棋局中赢得主动,需要胸怀全局、统筹谋划的大思考大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是立足时代特点、顺应时代要求、应对时代挑战的产物。

  (二)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八个明确”“十四条基本方略”,鲜明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从“八个明确”到“十四条基本方略”,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涵盖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把握。

  (三)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科学理论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的关系

  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指南,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国家行政学院要努力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走在前列,高举党的旗帜,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权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深入学习和把握“新征程”:描绘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和感召力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党的十九大报告回顾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历程,部署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重点任务,论述了从十九大到二十大历史交汇期的任务要求,阐明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关于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是重大的创新成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大报告继往开来,继承和发展了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第一次清晰描绘了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步骤和基本要求,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阶段及其内涵。这一战略安排,是党和国家发展经验的积累、治国理政战略的传承,表明我们党有能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提前15年完成原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呈现出崭新图景。

  (二)顺应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时代方位,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庄严承诺。报告自始至终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提的一系列目标、任务、举措,都全面印证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执政理念,充分彰显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价值追求。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战略目标

  党的十九大明确的战略目标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灵魂和主线的,为推动实现中国梦铺平了前进道路、提供了基本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两个重要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之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逐次登上的两个新台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两座里程碑。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意味着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明确的战略目标,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意义深远。

  四、深入学习和把握“行动纲领”:全面明确了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一系列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建设等九个方面,对开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九个方面的战略部署,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宏大的全局性、科学的系统性、创新的协同性。

  (一)立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明确了“五位一体”的施工图

  这是第五至第九部分的主要内容。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二)立足于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明确了祖国统一与外交国防的施工图

  这是第十至第十二部分的主要内容。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的需求,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文明不断反哺世界和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体现。

  (三)立足于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明确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施工图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最坚强保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上述九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是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涵盖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又相辅相成、同步同向,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基本遵循。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既是立足新起点、开启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又是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的奋斗纲领,也是凝神聚力、兴党强国的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铸造新辉煌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