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实验”的飞花遮住了谁的眼?

2017年08月18日 07:12   来源:羊城晚报   斯涵涵

  “叔叔,我刚下课、着急回家,手机没电了,能借用一下您的共享单车吗?”这是近日记者在广州石牌桥地铁站附近做儿童借骑共享单车的社会实验。11岁的“熊孩子”辉仔借口自己急于回家但手机没电,求助路人扫码开共享单车让他骑回家,并支付路人一元车费。在实验前,15名随机受访者都表示,出于安全考虑,绝不会把车借给小朋友。然而,和事前采访不同,实验中近六成的参与者都愿意扫码把自己的共享单车借给辉仔。(8月16日南方网)

  此项街头实验,目的是为了了解大众对新规的认知程度,以更好保障未成年人的骑行安全。但实验结果并不乐观:120分钟的实验时间内,37个大人中有20个路人愿意将单车借出,但是由于部分单车扫码不成功等原因,小朋友最终顺利骑走了14辆车。小范围的社会实验,虽会受困于样本的不足,但其中仅3人意识到不能给小孩借车,这未免可以倒推出——大多数成年人对儿童禁骑新规知之甚少,而且对儿童骑车安全不够重视。

  然而,在实验前,15名随机受访者都表示,出于安全考虑,绝不会把车借给小朋友。这与实验中近六成的参与者都愿意扫码把自己的共享单车借给小孩子,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别。

  这说明在这场社会实验中,媒体设置的实验场景与被实验者的认知产生了偏差:媒体在测试“禁止向未满12岁的儿童提供服务”,而参与者却在考虑“帮不帮这个孩子”,“不帮会不会被他人认为冷漠”等等,于是即便有人在明确询问小朋友的年龄后,最终都经不住“熊孩子”的第二次劝说,把共享单车借出。还有的虽然考虑到借车给孩子会给自己带来不确定的麻烦,但被眼前孩子急迫、真诚的眼光而打动;此外,进行此次实验的是个胖胖壮壮的男孩子,不仅“他妈妈都同意”,而且还会死缠烂打,这就让人们的同情心与侥幸心占了上风,可见,台词设置、人物设定的不同导致实验出现结果大不相同。

  8月3日,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满12岁的儿童提供服务。短短的十几天里,人们对新规不熟悉并不意外。实验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想起来或者根本不知道这个共享单车的年龄规定,这与该媒体微信投票中,88%的人知道这项未满12岁禁骑的新规的结果又大相径庭。

  网络时代,乱花渐欲迷人眼,“单车实验”的飞花又遮住了谁的眼?

  从几次实验及投票来看,同样的问题,因为时间、地点、人物、场景、心态的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近年来,一些媒体、营销公司比较热衷于用一些“实验”“测试”来探测大众对某些问题的态度和行为,但实验的数据结果往往出乎预料或自相矛盾。要使保障儿童骑车安全的法律新规成为人们的行动准则,必须大力宣传弘扬,倡导知行合一,强化监管,督查落实,除此之外,别无他径。情节再逼真,台词再自然,也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实验”而已,不知情的被实验者给不了你想要的标准答案。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