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简政为民既需耐性更需韧劲

2017年03月17日 07:46   来源:中国网   陈海锋

  3月1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了闭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在谈到简政放权时,他指出:我们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要用壮士断腕的精神坚韧不拔地加以推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甚至会有较大阻力,但是要相信我们有足够的韧性。

  无疑!简政放权是本届中央政府的“当头炮”,也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当前,“放管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步入“深水区”,往往会遭遇险滩随处见,暗礁隐处藏,水流更湍急的“改革难题”。比如,名目繁多的行政许可、资格认证、各种“奇葩证明”,让企业不堪重负的收费等等,都是简政放权要继续推进的内容。要把这些繁复事项都改革掉,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简政放权“硬骨头”在哪里?说到底,根子还是在利益,但这些利益都是局部的、狭隘的、制约发展的“既得利益”。只有啃掉了这些难啃的“硬骨头”,人民群众所向往的方便快捷的服务、清清爽爽的风气、笑容满面的温情才能成为现实。

  一项成功的改革,就是一个从“表皮”到“里子”、由“浅层”入“深层”,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的自我变革、革新变化、革故鼎新的过程。“放管服”改革是推进政府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项亟待破解的“中国式难题”。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尤其是,改革过程中定会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甚至是“疑难杂症”。这些困难挫折,个个都是“硬骨头”、攻坚战。

  人民群众要给政府完善决策、推进改革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阳光的群众监督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建言献策。在满怀期待的同时,也要多些耐心耐性;在看到困难的同时,也应多去感受成绩。据媒体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部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提前两年完成削减三分之一的任务,非行政许可审批成为历史;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共取消26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共取消320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削减比例达到70%以上。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效果十分明显。

  空喊无用,实干奏效;空谈误事,实干兴业。任何改革都是这样,如果不认真操作舵手,还是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越是置身于改革的“深水区”,越能考验政府部门推进简政放权的决心、勇气和智慧。一项工作的思路明朗后,需要的是“修桥筑路”和“设法过河”。突破政府职能转变难题,让“放管服”改革落地,需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更需要好方法、好手段、好对策。

  推进改革非易事,集思广益找出路。政府在拿出“壮士断腕”勇气和魄力的同时,也要坚持问题导向,着重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深入挖掘问题、剖析问题,真正打通和走好政府职能转变的“最后一公里”,不再让人民群众遭遇“办事脸难看,部门轮流转”的尴尬;不再让人民群众陷入“证明我是我”“证明我妈是我妈”的窘境;不再让人民群众发出“政府门儿难进,干群关系紧张”的哀叹。真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创造出行政效率高、审批事项少、发展环境优、社会活力强的良好生活和发展环境。

  (陈海锋,武警广州指挥学院政治部干事、网络舆论专家)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