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难题首先要从立法求解

2017年01月06日 08:04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评论员 张涨

  在今年广州两会上,广州市教育局局长樊群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指出,“提前学实际对孩子的成长百害无一利,这违背了教学规律、青少年成长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希望家长不要揠苗助长”。这一表态道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这一个当下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不上补习班之后,孩子早放学与家长晚下班之间的托管空档,如何解决。

  学生托管,其实已是一个说了很多年的老大难。虽然托管的需求相当大,但在实践中几乎是采取“八仙过海”的方式自行消化。有的让家长当义工,轮流看午休;有的选择校外托管机构,虽然明知大多是“黑托管”,但提心吊胆着也得上;有的则是采取家长互助的方式,让相熟的全职妈妈代为看管……凡此种种,缺乏规范的、普惠的托管服务,始终是家长们的一块心病。

  对家长而言,最放心的托管服务,最好还是由学校来牵头。在这方面,广州其实也有试水之举。比如去年荔湾、越秀、天河、花都四个区域15所小学推行“430课后素质营”活动,由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机构到校园进行体艺活动。以荔湾区鹤洞小学为例,学校聘请了专业的体育教练,在放学后进行培训,学生可根据兴趣自愿参加,有艺术体操、足球、篮球以及棋类等活动供选择。但目前这一备受家长欢迎的模式还在小范围探索,未能大规模推行,就是卡在了政策配套上——有教育界人士道出内情,由于广州目前尚未对学生托管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托管如何进行、怎么收费、若家长有异议该怎么处理,都缺乏明确依据,很多学校也就“知难而退”。

  由此观之,要解托管难题,首先是要在立法层面厘清托管的定位。实际上,全国很多地方已就学生托管制定了专门的制度框架。比如不久前湖北省教育厅、省物价局发布《关于开展小学生课后在校托管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需要参加课后托管的学生,可由家长向家长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在学校指导下进行校内托管服务,并明确了托管内容和收费等问题。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广州,在这一民生问题上的顶层设计也应尽快提上日程。而在经费方面,此前已有代表委员建议,政府财政应当承担起为托管兜底的责任。义务教育本身具有公益属性,这一建议也值得探索。

  与此同时,为托管开绿灯,必须画下一条红线:托管应是素质教育的课后延伸,而绝非延长课堂时间,更不应该把精力放在做作业甚至补习上。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衔接不上,其发端就是因为推行素质教育减少了中小学的课堂时间,提倡托管,决不该走回应试教育老路。

  在托管时间里教什么?在笔者看来,应当是以兴趣班、体育俱乐部为主。在美国,孩子放学之后主要集中在学校举办的各类“俱乐部”中,有专人看管,小孩子玩游戏,大孩子则参加艺术、体育等兴趣班;在日本,课后体育俱乐部已经成为学校标配,棒球队、足球队、游泳队、围棋社……日本的学校体育之所以成为亚洲典范,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用好了课后托管这段时间。

  让素质教育贯穿到课后托管之中,既为家长解决一大烦恼,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进了教育公平——很多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也能在托管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素质教育有望改变升学规则的未来,此举将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