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书可读的日子

2016年11月25日 08:1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韩浩月

  又一次搬家,意味着又一次把所有的书腾转挪移一次,搬家公司可以搬弄大件物品和杂物,但搬书这种事还是想自己做,一是不愿意心爱的书经外人的手摩挲,二是觉得,既然是爱书人,平生为书所累,也是一种乐趣,有些书放到书架上之后,可能几年时间内手都不会有机会摸到它们了。

  用“爱书如命”形容一些爱书人是老套的,但“爱书如命”的背后,却有着深远的成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许多爱书人年轻时无书可读,导致了“阅读饥渴症”的形成,有了购买能力后,就拼命地买书,无论那些书是否暂时读不到,还是买了之后被读的可能性很小,只要家里有书,就像酒鬼惦记着酒柜里有藏酒一样,会产生悠长的满足感。

  我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无书可读的日子。出生于1970年代的农村,当时的农村几百户人家,很少有人家里会有藏书,平时见到最多的印刷体,是报纸,那些被用来糊墙、上厕所用的报纸,是小学生们最好的课外读物。记得上小学时到别人家做客,最喜爱去的房间,就是糊满报纸的房间,可以在那个房间里呆一两个小时,读那些报纸上的文字,报纸虽然陈旧了,有的模糊发黄看不清字迹,但对报纸上讲的事还是觉得新鲜无比,尤其是对国外的报道,那些信息如同现在科幻电影常用的穿越情节一样,打开了一个孩子对外界的想象。

  书在当时是进不到农村的,农村文化人少,除了小学校的教师,没几个人爱读书,于是书就缺少了向下流动的动力。在没书的地方,收音机取代了书的功能,童年记忆里,晚餐的时候总是陪着父亲一起听评书,说书人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本本的书。多年以后参加一个读书会访谈,我说的一个观点,很多70后的人格塑造,是与评书有相当大关系的,《三侠五义》《岳飞传》《杨家将》等等,这些评书所传递出的价值观,会影响许多70后一辈子。

  碰巧的是,童年时读到真正意义上的书籍,也是《杨家将》这一类的出版物,那些书不知道从何而来,主人是谁,又在多少人手上流转过,书的封面早就没有了,前面的十多页也不知去向,读到中间的时候,时常会发现缺失了几页,对于缺失的部分,只能“脑补”,这样也好,读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用或许比原作更精彩的情节,来使得整部作品变得完整。我爱极了评书作品里所包含的传奇成分,因此后来的阅读喜好,也偏向于有传奇元素的小说。故事中的传奇性,的确是对一个人乏味童年的最好冲击。

  到县城读初中时,能读到的书瞬间多了起来。城里的同学们有许多课外书,遇到不喜欢听的课,就把课外书藏在课桌抽洞里偷偷地读,读入迷了,会对老师砸过来的粉笔头也无动于衷。我上初中时读到最多的书是琼瑶的小说,不是我愿意读,是没办法接触到其它类型的书,当时的初中校园流行这个,隐约记得当时琼瑶出版了42本书,初中三年,怎么着也读了差不多30余本,剩余一些没读的,也在后来补齐了。

  县城图书馆是可以借书的,但借书要办借书证,还要按天数算钱。好在图书馆也有免费阅读的内容,就是报刊阅览室里的几十份杂志与几十份报纸。我时常在周末的时候,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把当周的新报纸和新杂志统统浏览一遍。有喜爱的杂志太受欢迎,就用目光紧紧盯着它的上一位读者,等他把书还到书架上的时候,就用最快但又不被别人觉得太急迫的速度冲上去,取下来一睹为快。大量的杂志与报纸阅读,带来的好处是,养成了快速处理信息和提炼精髓的能力,这种能力被运用到后来的图书阅读中,使得我的阅读变得快速而且“功利化”——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判断一本书是不是适合自己,也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一本书的优点和缺点。

  饥饿良久,盛宴来临。出于生计,我的爷爷在县医院的门口,摆了一个书摊,家里瞬间有了上千本甚至更多的书,这样的感觉,大概和狗熊掉进蜜罐里差不多吧,爷爷摆书摊卖书的那段时间,是我阅读量最大的时候,各种书籍,无论纯文学,还是野史,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地摊八卦,统统饕餮咽下,一个少年的思想,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书迅速构造,又迅速打散,走进阅读的迷宫,时而清醒,时而迷惘,但乐此不疲。大量阅读带来的副作用是,终于有一天读腻了,换来的是长时间阅读厌烦症,但好处也不是没有——自己开始动手写了。

  重新恢复阅读习惯,是真正懂得了对书的取舍之后,慢慢地有了喜欢的作家,对于这些作家,发现一个,消灭一个,会把他们公开出版的著作,一本不剩地全部读掉,喜欢的快速读,读完再读一遍,不喜欢的也要浏览一遍,读懂了之后就放置一角,再也不碰了。

  有了存书,并且存书当中有许多是自己爱读的、等待着被读的书,那种阅读时的紧迫感就慢慢消失了。这种感觉消失,有好有坏,好的地方是,不用狼吞虎咽赶紧把书读完想要归还给别人了,坐拥书架,仿佛坐拥一个王国。坏的地方是,就像半饱着肚子吃饭,总是缺乏那么一点饥肠辘辘时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快感。

  少买书,慢点读。买了的书就要把它读掉,否则就是对书的不尊重——现在是这样对待读书的,瞧瞧,这和对待粮食的态度何其相似。书和粮食,从来都是一样的,它们都会填补人们内心的匮乏感。可惜,如同太多人不珍惜粮食一样,现在也有太多人不珍惜书、不爱书了。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