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去徐玉玉生命的远不止一种恶

2016年08月25日 08:57   来源:西安晚报   长雒

  即将踏入大学的山东临沂18岁女孩徐玉玉,19日接到了一通171开头的诈骗电话,结果被骗走了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得知被骗后,徐玉玉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于21日离世,让人扼腕。(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5版)

  在大学开学之际,18岁的徐玉玉因电信诈骗殒命,令人扼腕,令人愤慨。正是170/171号段的实名制漏洞,给了骗子可乘之机,进而造成了徐玉玉的悲剧。然而,这只是“恶”的一部分,还远不是全部。如果我们梳理一下,就会发现更多的漏洞和危害十足的恶。

  信息泄露之恶。“19日下午4点30分许,她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 对方声称有一笔2600元助学金要发放给她。在这通陌生电话之前,徐玉玉曾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这段平淡描述,正是个人信息泄露已经到了无以复加之地步的写照。徐玉玉被大学录取了、徐玉玉接到了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电话,对于这些,骗子都在第一时间一清二楚。那么是谁在为骗子提供着如此周到的信息服务?依常理而言,学生的个人信息只有学校和负责招录的教育机构有,这两者存不存在倒卖信息牟利之事,公众显然是有疑问的。

  银行账户登记之恶。电话号码没有实名制、开户银行账号属于冒名登记,这两点可谓电信诈骗案的共性,目的是为了躲避追查。虽然徐玉玉案还在侦破之中,但从电信诈骗的套路来看,骗子的银行账户几乎都是冒名登记的,因为在现实中,在银行冒名开账户并不是什么难事。按照规定,银行新开账户,申请人本人必须持身份证原件办理,然而,不少银行因操作不规范甚至是利益输送原因,常常违规办理,比如拿身份证复印件或别人的身份证就可以开户了。有人丢了身份证后,名下会莫名多出很多银行卡,正是由此造成的。

  或许在倒卖个人信息的人看来,他们不过是打着法律擦边球,作点小恶,赚点小钱,不算什么;在违规开户的银行职员看来,随意开户并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可是,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当很多个体“无所谓”的恶汇集成群体之恶时,将是无比可怕的,而身处其中的作恶个体,往往无知无畏,十分坦然。所以,泄露徐玉玉个人信息以及给骗子违规开户的人,何尝不是那看似无辜的雪花,漠然中就吞噬掉了别人的生命。

  对于此事,若再追究下去,其实还能发现更多漏洞与恶,比如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欠缺,纵容了个人信息买卖。就此而言,要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须对其背后种种恶的因素通过法治进行有效遏制,让作恶者及时受到惩罚,让良善者充满勇气前行,不再因受骗而悲痛至心死。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