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化解“邻避效应”,建立信任是根本办法

2016年08月23日 14:57   来源:CE.cn   

  新闻背景:

  在一些地方,建设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往往陷入“政府宣布建设-居民强烈反对-项目被迫搁置”的困境。

  “邻避现象”兴起也是公民环保意识觉醒的表现

  “邻避现象”最先发端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近些年,在中国逐渐兴起。其英文表述是“Not In My Back Yard”,即“不要在我家后院”,指的是政府推行某项政策或者审批设立监狱、工业区、游民收容所、核电厂、垃圾焚烧厂和污水处理厂等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项目时,目标地域的公众发动的不愿意接纳该项目的社会运动。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我认为,这一规定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到了环境优先的时代,在环境优先的时代,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开始觉醒,很容易拿起法律武器对抗一些建设活动。【详细

  “邻避效应”不只是“环保问题”那么简单

  应该注意到,利益冲突才是“邻避困局”的本质:相关项目的建设运营可能对部分人的生存权和环境权造成损害,所以才招致强烈反对。

  从现实情况来看,不管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风险因素都不可能被彻底消除,公众的担忧也应该得到理解和考量。没有问题当然最好,一旦发生问题,势必损害事发地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这个项目对我有什么好处?如果只有风险,我凭什么要做出牺牲?”面对可能在自己周边环境中出现的潜在风险,老百姓都会算一笔“环保账”和“生态账”。在个体得失的利益考量中,公众肯定都会掂量掂量“失去感”和“获得感”。【详细

  而在许多事件中,不科学的决策过程很容易成为群体聚集的导火索。当前,在许多地方,垃圾污水处理等环保类设施建设主要是政府说了算——不仅立项选址等前期没有公开讨论,项目招标、建设等程序没有征求公众意见,项目敲定后也只是草草公示。这种封闭的决策过程无疑容易助长公众的不信任情绪,使得项目消息一公布就引发强烈反对。不仅如此,与这些项目相关的沟通渠道还有被弱化的趋势。比如,过去的公告多是张榜公示,但现在改成了网上公示,这就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般老百姓很少主动关注政府网站,这种信息公示实质上变成了走过场【详细

  如何化解“邻避效应”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应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化解邻避现象。

  一是科学规划,平衡各方权益,通过激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法,遏制环境违法行为,树立执法公信,保证公众的权利。二是健全透明的信息公开机制,主动化解公众疑虑。三是改进国有企业的财务支出规定,恢复企业对属地的适当补偿,建立合作和支持机制,形成和谐的企业和地方关系。四是针对不同的人群机构分类对待,化对立为合作。五是在法律救济方面,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鼓励环境纠纷通过法治化、市场化等途径,而非通过长官命令和社会化的聚众闹事方式来解决。六是在事件应对方面,企业和地方政府应当保障环境信息的及时、科学、全面公开,表达真诚的意愿,使社会了解真实、科学的环境信息和环境危害,并依法做好群体性事件中的媒体传播管控工作。此外,可探索第三方评估和第三方治理的新模式。【详细

  微言大义:

  @小手冰凉1975:稳定是福,不稳定什么都干不了。

  @雪翡翠575:跟安全性、民智什么的关系并不大,关键在于管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邻避现象”归根结底是信任问题。信任的形成如同“聚沙成塔”,建起来慢且难,毁起来快且易。与待建项目同类别的,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安全事故会在民众心里形成先入为主的不良印象。加之征询意见与沟通不到位,信息披露不透明,更使流言与猜忌不断滋生。使民众感受到被在乎,使民众相信“我们是利益甚至命运共同体”,是民主社会中化解邻避现象最有效,也是最终的办法。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