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鲜明本质特征的创新性概括

2016年08月15日 10:00   来源:南方日报    □杜应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些重要论述充满了深厚的为民情怀、赤子之心,是对中国共产党鲜明本质特征的创新性概括。

  共产党根植人民服务人民

  ——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别于其他政党,就在于彻底摒弃以往一切政党的理念,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就在于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在于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观,否认人民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认识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发展的规律,以这样的历史观来建立政党,就不会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谋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表明共产党有深厚的人民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工人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方向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同时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共产党才会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如一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赢得了人民的认同和信任,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成功。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包括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可以通过国家大政方针作出选择,而人民群众个体的利益和近期的利益,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系统全面地处理好。

  共产党对历史规律深刻把握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人民立场,来自于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近现代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识的全面觉醒。历史发展有其兴衰规律,人民话题是反复论证的历史命题,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国近代的各种政治力量,都没有能够完成艰巨的历史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坚持立足人民立场,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才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就如陈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共产党走过95年的光辉历程,积累了从革命到长期执政的有效经验,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胜利,让中华文明、科学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成功的根基和力量在于人民,执政的根基和力量在于人民。

  共产党伟大实践的新理念

  ——由人民来检验一切工作的得失成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伟大实践的新理念,即由人民来检验一切工作的得失成败,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不忘党的初心,坚守人民立场,就要继续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以深入实际进行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为前提,了解群众的困难,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待,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必须遵循的根本途径,是新时代赋予群众路线的新内涵,体现了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立场、时代精神和必然要求。不忘党的初心,坚守人民立场,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实践问题。在攻坚克难的进程中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发展成果要与人民共享,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忘党的初心,坚守人民立场,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涉险滩的现实要求。从根本上说,人民是国家的权利主体,主体地位必须通过制度来予以保障。

  作者系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本文是广东省理论粤军项目“如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