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和工业利润两极分化凸显经济转型之痛

2016年08月11日 07:33   来源:中国网   谭浩俊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截至8月7日,除四川、黑龙江、西藏等省份外,全国28个省份已披露了上半年财政收入情况,广东、江苏、上海财政收入继续排在前列,辽宁、山西则为负增长,呈现两极分化格局。

  与此相适应,上半年的工业利润增长,除极个别地区,如河北因为钢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从而带来利润增长之外,其他地区也同样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部分地区增长速度很快,增幅都在15%以上,少数地区则出现了负增长,其中,资源型地区是利润下滑的重灾区。

  我们说,财政收入也好,工业利润也罢,都是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既可以看到经济发展的影子,也可以看到经济转型的影子,既可以看到全局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可以看到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经济转型带来的变化已经在财政收入与工业利润数据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从财政收入来看,上海、广东两地增速遥遥领先,尤其是上海,增速更是超过了30%。原因就在于,两地在经济转型方面走得早、走得快。上海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了,就将不适应上海本地发展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或进行就地关闭破产。同时,确定金融、贸易、现代服务等为主要发展目标,加上自贸区建设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上海终于进入了“收获”的季节。广东省则在前些年与江苏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痛定思痛,首先迈出了经济转型步伐,推动制造业升级,加快先进制造业引进,经过几年的努力,也步入了“结果”的阶段。因此,无论是财政收入还是工业利润,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他如贵州、重庆等地,虽然总量还比较有限,但是,转型的效果也比较明显。特别是重庆市,已连续10个季度经济增速全国第一了,上半年的工业利润增长速度也名列前茅。

  相反,那些过去一味依赖资源、依赖重化工、依赖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的地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却普遍陷入了困境。如山西、黑龙江、辽宁等,即便是经济大省江苏,也因为经济转型步伐不快,重化工比重偏大,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工业利润增长等也遇到了瓶颈,遇到了阻力。

  再从工业利润来看,除以上已经分析到的地区之外,上半年,长江中上游的重庆、安徽、贵州地区以及广西、福建、浙江等地,在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工业利润增长等方面,也表现出强劲的势头。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更是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而从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来看,安徽、广东以家电为主,广西以重工业为主,重庆以汽车为主,浙江则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都显示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作用。

  相比之下,山西、陕西和东北地区因为资源过度利用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较慢、经济转型跟不上节奏的原因,经济、财政收入、工业利润等都已经陷入了难以扭转的格局。尤其是东北地区,曾经是中国经济的重镇,如今,却变成了中国经济的负担,不能不令人深思。要知道,东北地区的发展条件,绝对不可能差于贵州、重庆、安徽等地,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钢铁、煤炭、石油等重工业和资源等的过度依赖,缺乏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动力,导致现在想转型,也因为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供求矛盾转化而难以启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长期依靠资源和重工业、依靠政策关照的地区,在房地产市场放开、房价快速上涨的大背景下,连房价都比其他地方跑得慢。如果是“独善其身”,倒也是一件好事。问题在于,这些地区的房价不动,或变动很小,最关键的原因是经济发展太慢,居民收入水平太低,经济的活力严重不够,市场对商品房没有太多需求,或者说没有足够的收入支撑房价上涨。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些地区确实已经在新一轮发展中落后了,在新一轮竞争中完全失败了。

  中国的经济发展,除了需要缩小城乡差距之外,还要缩小地区差距。如果说过去的地区差距,主要是沿海与内陆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差距之外,现在,则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那就是经济转型快与经济转型慢的地区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一定程度上比前面的差距更要命。因为,它主要体现在人的观念和思维方面,体现在要不要发展方面。而且,这些地区曾经辉煌过,也曾经富有过,现在差下来了,社会的稳定更容易出问题,如何预防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总之,从上半年财政收入与工业利润情况中不难看出,经济转型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的作用有多大,而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也进一步说明,对已经出现的差距,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