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读 “篡改志愿”的悲剧何时不再上演?

2016年08月04日 07:12   来源:红网   赵霞

  8月1日深夜,多位青岛胶州网友爆料,青岛胶州一中高三考生常升,今年报考陕西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但志愿竟然被人偷偷篡改,结果导致上不了大学。常升说,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偷改了他的志愿! (8月3日《华商报》)

  时下,高考本科录取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不少考生都收到了自己所向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是青岛胶州一中高三学生常升却陷入落榜的苦恼之中。本来以他的成绩可以顺利考入陕西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但是高考志愿却被同学恶意地篡改了,将志愿改为成绩要求更高的鲁东大学,结果也没被录取上。

  自己填报的高考志愿为何会被动了手脚?据常升所言,他是和一位姓郭的同班同学一起去学校体育老师办公室电脑上填报志愿的,自己填报完后郭某才填报,而且志愿相同,之后再没有登录系统查看自己填报的志愿。当征集志愿下来之后,分数比自己低的郭某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了,而自己落榜了,一查报考记录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填报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志愿。经调查发现,自己的高考志愿是被郭某偷偷篡改了。事后,郭某的家长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全力配合并积极协调,尽管如此,目前常升能否顺利步入大学,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此事件也给常升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

  虽然“一考不能定终身”,但是高考志愿却是学生们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高考志愿既是对学生成绩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学生自己选择未来职业和发展方向的重要途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不经学生本人同意随意“替报”“篡改”高考志愿。当然,近些年不断发生的高考志愿被随意修改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高考志愿在法律保障、监督管理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存在漏洞,这让一些存在报复心理、不良竞争心理、恶作剧心理,或者是一些企图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的个人或者组织,把心思动到了高考志愿之上。

  笔者认为,当前为了让“志愿篡改”的悲剧不再上演,一方面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给高考志愿加上一道“法律屏障”,让任何人都不敢轻易碰触学生的志愿;另一方面要增强志愿报考系统的严密性,依靠指纹识别、信息绑定、密码问题保护等方式,为高考志愿加上一道“技术防线”。另外,为了保障受到侵害学生的受教育权, 还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法律救济渠道,通过“补录”“特事特办”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上得了大学。同时,面对不断上演的“篡改志愿”悲剧,广大考生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学生们“十年寒窗苦读”已属不易,莫让“篡改志愿”再添一分伤心和愁绪,广大考生、家长、老师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要给高考志愿应有的法律权威和道德尊重。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