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义勇为,或因责任分散效应

2016年07月29日 07:37   来源:红网   曾德凤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见义勇为的新闻不绝于耳。譬如说,见老人被撞或突然生病倒在街头,围观者一堆,就是没有人挺身而出相救;譬如说,有人在大桥上欲跳江,看把戏的人不少,却没有人冲上前去搭救;譬如说,歹徒公共场所施暴,过往行人视而不见,等等。媒体对众人不见义勇为的行为口诛笔伐,认为这类现象频频出现是社会道德水平严重滑坡的表现。

  我原来也认定此说权威,但近日看到一则西洋观点,觉得颇有见地,便有了新的看法,觉得不见义勇为除了关乎道德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譬如说西洋学者提出的“责任分散效应”。有时,起关键作用的可能不是道德因素而是“责任分散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也称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我们来看一个经典案例。某日清晨,在美国纽约昆士镇的克尤公园,28岁女子吉娣·格罗维斯下班回家,在路上遭到一个歹徒持刀袭击。袭击过程持续了一段较长时间,其间格罗维斯尖声惨叫,大呼救命,引起了附近居民的注意,凶徒于是逃离现场。10分钟后凶徒折返再次行凶,并实施了强奸,最后把她捅死。据报道,周围一共有38人耳闻目睹了凶案,但没有人去施救,也没有人报警。

  事发后,舆论认为这是纽约人异化和不人道的表现。可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两位年轻社会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对这种一边倒的说法有些怀疑。之后,他们启动了一个旁观者针对紧急情形的反应调查。

  其中一个调查大致过程如下:

  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分别以一对一和四对一的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并利用对讲机通话。他们要研究的是: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所作出的选择。事后的统计显示:在一对一通话的那些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4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些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通过这个案例与其后更多的案例分析,两位心理学家针对一些众人不人见义勇为现象,得出了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学解释,并概括为“责任分散效应”。

  两位心理学家对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不见义勇为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较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提供帮助似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成了别人的事,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俗语云:“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就是责任分散效应的表现。

  看来,我们一边倒的舆论,是存在缺陷的,某些众人一齐不见义勇为的行为,不完全是社会道德水平严重滑坡这么简单的判断可以中肯概括的,而很可能是责任分散效应在作祟。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出现“责任分散效应”时,行为主体受到多种心理因素影响:利他主义动机、从众心理、道德因素、法不责众心理、社会惰性等。

  如何打破责任分散效应,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当然有助于打破责任分散效应,但不能局限于此,局限于此,便还是旧有的惯性思维。应有更有针对性的方法才是。读者朋友,你有好的方法可供参考吗?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