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习近平出席英国孔子学院年会的深意

2015年10月23日 15:22   来源:东方网   王羡古

  当地时间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了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并致辞。习主席的访英行程可谓异常紧凑和忙碌,那么他为何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孔子学院的活动呢?其中自然大有深意。

  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而孔子学院则是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桥梁,是各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是人们打破传统刻板印象冲破隔阂看清真正中国的一把钥匙。长期以来,由于种种人为和外在的因素,西方许多国家对中国存有这样或那样的偏见,进而影响到其普通国民对中国的观感,客观上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许多工作造成了困扰和阻碍。若通过孔子学院这样的交流学习平台,让更多外国民众了解到中国的进步、文明、包容和友善,中国的外交工作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处境也势必得到极大的助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毋庸多言。每年那么多老外巴巴地跑到中国来像着魔一样学习子曰诗云,学功夫学京剧学国画学书法,一副“恨不生在中华”的架势。可以想见,一群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烧友会对中国抱有敌意吗?若更多的西方民众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对中国持友好态度,那不就是一片“朋友多了路好走”的有利局面吗?如今都流行讲究“软实力”,孔子学院承载的文化交流的重任恰恰就是“软实力”最有力的体现。

  可笑又可恶的是,西方某些居心叵测之人,对孔子学院在海外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华文化在西方社会展现的魅力持敌视的态度。他们出于自己的私心和利益考虑,在境外渲染孔子学院是中国搞“文化侵略”,收买代言人在中国境内炒作孔子学院是“劳民伤财”,意欲封堵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之路,割断中外民众文化交流的纽带,其用心何其险恶和无耻?中华文化讲究兼容并包,乐于别人享受本民族的文化瑰宝,也从来不排斥对外来文化的欣赏和吸收。且看中国的土地上,读海明威的,读莎士比亚的,读海德格尔的,读卡夫卡的……和中国人在文化交流上的大气与胸襟相比,那些造谣生事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不觉得自惭形秽吗?

  回到中英两国的友好和合作这个话题上,中国和英国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双方都是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现代的国家。英国的语言和英国文化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而英国也已经建立了29所孔子学院和126个孔子课堂,数量居全欧洲之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两国人民势必会对彼此双方有更多深入的了解和正面的观感,而双方的友好合作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所说——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正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我们可以乐观地预判,习主席所说的这种“化学反应”将在不久的将来发展到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中,结出更多的于两国有利的硕果。而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模式,也将为中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乃至西方国家的深入合作,提供一个绝佳的参考模版。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