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造就一座城市的品格

2015年07月14日 07:14   来源:长沙晚报   高天阔

  近来,社会各界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教育。关于“外地生”和“本地生”的讨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部分观点认为,外地学生抢夺了长沙本地教育资源,致使本地学生享受良好的教育更难了,甚至将其比喻成“长沙大战”。

  诚然,城市在发展,人口在流动,物理上的城门已不存在。今日中国,正处在大变革时期,我们正深刻面临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医疗、教育、交通等资源之争,这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来得更猛烈。前有香港,因为大量内地人赴港购物、产子、旅游等,导致港人排外情绪极度高涨。大多数内地人站在自己的立场,觉得部分香港人真是神经过敏、小题大做、十分可笑。然而,同样是面对所谓“外地人”时,我们长沙市民也开始不淡定起来。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品格。对于城市来说,包容、开放、理解应当成为一座城市的基本品质,对长沙这座具有几千年灿烂历史的文化名城而言尤其如此。

  长沙的城市品格,首先应该包含换位思考。一座城市,只有每位长沙市民都有心胸豁达的气度,让来自不同地区的人都有在这里自我实现的机会,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试想,冒着严寒酷暑,为我们清扫大街的不乏“外地人”;为我们建房子、修马路、挖地铁的不乏外地人;在你我生活的小区,为大家提供物业服务的也有不少是“外地人”。试想我们自己,曾经大多数也都是外地人,如果不是这座城市张开了她宽容、接纳的怀抱,我们又如何成为一名长沙人?试想那些留守农村的儿童,因为无法进入城市的学校,只能一年或者几年才见一次父母。作为父母的你,又于心何忍?

  锻造长沙的城市品格,不能淡忘历史,离不开感恩之心。历史上,长沙的学校几乎都有外迁别处继续办学的历程。全省为建设长沙而采取的政策倾斜、资源倾斜,也并不鲜见。今天,那些被拿出来作为长沙的代表,被我们引以为豪的贾谊、朱熹、毛泽东等名人,都不是本地人。若“排外”,我们又何以借他们之名,来增添自己脸上的荣光?

  作为湖南省会,长沙从来就不光是“本地人”的长沙。更不要说,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地质中学等作为省属学校或行业子弟学校,本来就有义务接收外地生。《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广益中学、青竹湖湘一等民办学校有资格面向全省招生。其他省级示范性中学也应该肩负起示范辐射作用。

  包容表现为两方面,即个人的包容和制度的包容。前者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学会为他人着想;后者则是在公共政策中要尊重外地人的利益,让外地人不仅可获得经济物质条件的满足感,还能迅速融入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生活圈子,安居乐业,获得深层次的满足感。

  今天,我们开展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讨论,恰恰是一座城市品格打造的最佳契机。政府需要做的是,创造更多上学、就业的机会,让符合政策、符合条件的“外地人”都能进得来、留得下、生活得幸福,而我们广大市民,则应该有更开放的思想、更包容的气度。只有这样,长沙才不愧为省会,不愧豪迈地自称为“大长沙”!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