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准,动漫《名侦探柯南》岂能不成“犯罪教科书”

2015年04月24日 07:29   来源:红网   晴川

  4月19日,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法治进行时》节目,在批评暴恐动漫时称著名动漫《名侦探柯南》为犯罪教科书。对此,有网友不以为然,认为“水浒传是宣扬造反的,西游记是神魔鬼道的,三国演义是分裂祖国的,红楼梦是扒灰通奸的。”难道就可以因噎废食?(4月23日中国新闻网)

  对于文化产品涉黄涉暴恐等情节的甄别向来争议不断。但对于孩子们最爱的“动漫”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以为然,甚至拿四大名著说事,这其实是强词夺理。道理正如学院派研究者可以将《金瓶梅》作为枕边书,而普通百姓不能一样,同样的作品不同的阅读受众,产生的社会后果自然迥乎不同。以为孩子能像成年人那样,会利害权衡,能克制诱惑,有本事打败冲动,这是成人思维的幼稚。

  充斥暴力等因素的动漫之所以能得以拍摄、上映、引进,不能说跟这种思维无关。而这种自我宽宥,也让人们很快得到了“回报”。比如2013年,江苏连云港一男童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烤羊肉的情景,将其他男童捆绑焚烧致重伤;2014年徐州的一男孩看了动画片《熊出没》之后,模仿主人公将手伸进电扇被严重绞伤……而一些性质更恶劣的少年违法犯罪手段,很多都能从他们看过的动漫中找到影子。说是“赤裸裸的犯罪教科书”,一点不冤。

  任何文化都具有两面性,动漫也不例外。因噎废食或全盘拿来都失之简单粗暴。如何最大化文化教育引导功能,才是值得探讨的。目前呼声最大的是对影视作品实行“分级制度”。对此笔者是赞成的。这不仅是现实需要,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比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往往以年龄为基础,用字母和数字做为标记来提醒家长该电视节目是否适合孩子观看。但如果我们注意到“动漫”受众的特殊性,那么,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分级问题。这不仅在于动漫就是给孩子看的,束之高阁既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因缺乏具体明确的守关标准或主观原因导致鱼龙混杂局面。尤其像《名侦探柯南》这种“名著”,与其分级,不如多考虑是否值得引进,引进了如何剪辑纯化以适应国内市场。

  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在校中学生了解动漫的高达98%以上,非常喜欢的占85%以上,其中非常喜欢动漫的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机率很高。这一方面令人忧思,另一方面,也对我们的文艺作品、电影、电视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化产品作为“精神食粮”,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伴随一生。是否“绿色环保”,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对成人观看的“武媚娘”可以大动剪刀,对儿童动漫更不能放任。

  虽说文化产品具有市场特性,但它的引导教化功能又决定了不能将之完全交给市场。要让动漫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在投放市场前,不仅要问家长,还要凭良心。而是不是干净,有无悖逆核心价值观,更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有一个严苛的究责机制。这是对孩子负责,对社会负责,更是对国家的未来负责。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