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批评者都是“国际反华势力”

2014年09月11日 09:33   来源:中国网   张要武

  “国际反华势力”是中国外交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命题。长期以来,我们在外交场合、大众媒体和社会生活中习惯于使用“国际反华势力”这一概念,深深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待国际社会持异见人士的处置态度。以至于一提起这个词,我们眼前马上就会出现一个“蓄意”反华排华、阻挠中国崛起、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企图颠覆我国家政权的不友好形象,认为这是一支有目标、有阴谋、有行动的组织严密、高度危险的敌对团伙。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要搞清楚。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社会从来不缺少动机不良、立场顽固的反华排华恶华势力。这股势力往往在一些涉华重大和热点问题上表现突出,起到很坏的带头作用。他们逢中必反,逢华必骂,在意识形态、民主人权、台湾问题、涉疆涉藏、领土(海)争端、社会治理、武器销售、人民币汇率等各个方面抓住中国不放,批评、指责、谩骂、攻击中国甚至颠倒黑白的造谣滋事不绝于耳,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我们的感情,搞乱了我们的思想,损害了我们的形象,破坏了我们的稳定,影响了我们的发展。擒贼先擒王。对于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一些激进、极端的反华势力及其代表人物,我们必须坚定立场,划清界限,采取有效的手段予以反击。

  然而,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巩固和提高,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国际反华势力”是一个定义模糊、内涵不清、执行主观的概念。在新的形势下,对这一词汇应认真思考,慎重使用。

  首先,此概念有简单化倾向。长期以来,我们通过这一概念,把国际社会简单分成“亲华派”和“反华派”两大力量,较少考虑许多国家和人员并不了解中国具体情况、国际社会主体力量处于“非敌非友”这一中间地带的现实。“国际反华势力”概念的提出,是一种用“二分法”眼光看问题,简单地要求国际社会在“亲华”还是“反华”问题上选边站队的做法。这种做法易于造成广大中间力量的不满和反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我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其次,此概念有扩大化倾向。出于种种原因,我们常常倾向于把形势看得更险峻一些,把“敌情”判断得更严重一些,几乎把所有与我有重要争端、对我不满意或在一些问题上持不同意见者,都归于“国际反华势力”之列。事实上,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冥顽不化的强硬反华势力还是极少数,我在国际上远没有到敌人遍地、四面楚歌的地步。在大多数外交场合,我们还应以既斗争又联合的策略,以更加温和、委婉的态度和语言,团结一切可以围结的力量,致力于建立更为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使我有更大的外交回旋余地,确保更好的国际环境。

  第三,此概念有情绪化倾向。通常,国际社会多数人对华看法会受到不同事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有肯定也有否定,有赞扬也有批评。批评的程度不同,动机也各异。我们基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喜欢溢美之词,拒绝或难以接受外界批评的声音,从而情绪化地将赞美者归入“知华友华”力量,将批评者划入“国际敌对势力”行列。常言道,敌人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如果我们对待批评的胸怀不够,自信不足,或沉迷于无端的外界表扬以及自我营造的封闭体系,最终真的会造就出一大批国际反华势力出来。

  9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出席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时再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同时也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作为大国,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世界的重视,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而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就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自信,广泛听取和采纳各种有益的意见建议,承担起与大国地位相称并适合我发展阶段的责任与义务。对待表扬,我们不沾沾自喜;对待批评,甚至刺耳的声音乃至恶意攻击时,我们亦应以大国的风度、宽容的姿态,有理说理,有事说事,尽可能做到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减少或放弃使用“国际反华势力”这样的大棒。这一方面可以在国际上减少树敌,防止伤人伤己;另一方面,表现出更多的政治文明和外交风度,实现与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树立我更加美好、开放和文明的国家形象。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