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举办了首届蝴蝶节,景区特地推出了“蝴蝶仙子”吸引游人。但让人吃惊的是,蝴蝶仙子居然是由上百只蝴蝶支撑的衣服装扮而成,活蝴蝶被钢针直接扎死在洁白的石榴裙上,有些蝴蝶还在颤抖。看到此情景,现场的小孩被吓得哇哇大哭。(5月26日央广网)
本来是为了宣传蝴蝶,展示当地蝴蝶的多样性的,可用钢针将蝴蝶活活扎死,蝴蝶结俨然成了蝴蝶“劫”,据了解,当地还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那么用蝴蝶的生命来做宣传,更是与当地景区格格不入,此时衣服上被扎死的蝴蝶真是显得格外刺眼,这伤的不仅是蝴蝶,更是广大游客的心。
近些年来,景区为了追求宣传效应,真可谓是费尽心机,各种花样跌破公众心理承受底线,为了达到视觉效果和舆论效应,炒作得可谓是不亦乐乎,于是景区的宣传基本上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即越是刺眼越好,要的就是轰动,殊不知剥离事件之后的行为,越是赤裸裸的目的,最后的宣传效果就越差,公众也会愈发反感,就此次南阳景区用“蝴蝶仙子”做宣传的网络舆论呈现来看,一边倒的舆论呈现就是很好的证明。
表面上看,宣传手段运用不当源自于宣传意识的错位,但深层次来看,还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生态认知的失当,以及在价值观深处文明意识的缺失。说白了,用“蝴蝶仙子”做宣传,就其目的来讲,并没有给予旅游资源对国民影响一个正确的定位,不是让人们能够在旅游中获得心灵层面的认知和升华,而纯粹是营利为目的,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凸显的是文化尊严和文明敬畏之心的缺失,毕竟对生命的不尊重,是对人性深处悲悯之心的亵渎。
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促使旅游日益大众化,而精神和价值观领域的提升却并没有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而同步跟进,旅游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其属性的公共性就决定了必须要担负起给公众提高精神文化产品的重任。这就要求景区管理方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更需要在文明和生态层面上为游客服务,而不是为了经济利益去不择手段地宣传,如何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让游客从深层次认识到景区的价值,才应该是当地在对外宣传是真正应该做的。
不得不说的是,现今人们的旅游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娱乐层面,而不是怀着一种学习和欣赏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景区就更应该摒弃娱乐的定位,而不是哗众取宠,娱乐至死。
被钢针扎在衣服上的蝴蝶不好看,简直就是一个个刺眼的污点,就其行为本身来说,假如是在炒作,单纯为了博取眼球效应,真的需要我们去痛斥,但对生态文明的认知错位和生命敬畏的缺失,恐怕才是留给我们整个社会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