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红秀:分类施策 有效治理产能过剩

2014年04月01日 11:06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时红秀

  [摘 要] 近10年来,中国经济中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挥之难去。怎样看待大多数行业过剩?如何科学把握,有效治理?要区分是产品过剩还是产能过剩、是产能闲置还是产能过剩、是周期性原因和结构性原因。治理产能过剩,要判明程度,把握力度,分类施策。

  [关键词] 产能过剩;分类;化解

  [中图分类号] F20 [文献标识码] A

  近10年来,中国经济中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挥之难去。2009年,在39个被观测的产业中,产能过剩者达21个,经过几年整顿后变为19个。包括光伏和风电在内的新兴产业才提出要振兴,产能就过剩了。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这一轮产能过剩中,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五大行业常被提及。但从媒体披露和已有的讨论中,产能过剩名单正变得越来越长,包括石化、煤炭、汽车、工程机械、有色金属冶炼、建材、橡胶、纯碱、聚醚氟化工等在内的重化工业产能过剩问题频频出现于报端,纺织面料、电力、钛白粉以及有机硅、锂电池等新能源产能过剩问题也逐渐出现,甚至“电视剧产能过剩”、“银行业产能过剩”、“房地产业产能过剩”的说法也屡屡提及。果真如此,中国经济中要列举出“产能不过剩”的行业反而非常稀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历史时期,以重化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方向的投资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时期。面对行业名单越来越长、程度越来越加剧的“产能过剩”,显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怎样看待大多数行业过剩、“不过剩”行业屈指可数这一现象?如何科学把握,有效治理?

  一、要区分是产品过剩还是产能过剩

  所谓产能过剩(Excess Capacity),理论上,指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在一定技术水平下,以包括专用设施或设备在内的固定资产、专门技能的劳动力、专门用途的原材料等为内容的要素投入所决定的产品最大产出能力,远远超过由市场需求所决定的最优供应量的状况。

  对于上述定义性表述,需要进一步阐明。首先,从行业分布来说,产能过剩一般存在于工业制造业领域。产能,在物质技术形态上即各种专用设备资产,属于永久性投资,而产品的生产过程则属于短期投资,两者在价值形态上即所谓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别。强调产能的物质技术形态,意味着特定用途的设备设施一旦投资形成,即成为“沉没成本”,难以转作其他用途,因此才可能停留在“过剩”状态。正因为如此,国际上衡量产能过剩的指标一般会采用“设备利用率”,对于产能过剩的讨论一般仅限于工业制造业或其他资产专用性强的行业。例如房地产业就无法用产能过剩概念,这个行业本质上属于管理性行业(因而被划分第三产业)。这一行业虽然资金密集,但房地产企业所有投入均属于可变投入。例如,土地随地价变动而形成不同的储备量或用作他途;资金的供给很大程度取决于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信贷利率高低,更容易变换用途;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也较高。这种特性使得该行业的“生产能力”可以低成本地转换用途,不可能因为设备设施等资产转用性而受到制约,因而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其次,从对象上看,是“生产能力”(capacity)过剩而非“生产结果”或“产品”(products)的过剩,尽管前者的出现可能导致后者的发生。相应地,发达国家一般用“设备利用率”而不是“产品库存量”作为衡量产能是否过剩的评价指标。我国当前的产能过剩,就是运用这一指标来衡量的。例如,“意见”指出,到2012年底,中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74%、72%、73%和75%。

  产品是否过剩,可以用企业库存总量增加来衡量。根据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披露,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959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A股上市公司共2467家)的存货总额1.14万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了6%,比2009年末增长了61%。这一幅度被不少人惊呼为“过剩”。其实这种库存变化,应在减去各年因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库存比率的相应增长后,才是具可比性的实际库存率的变化。2012年我国GDP折合美元为8.4万亿,比2009年的4.9万亿美元增加了67%,若再加上2013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部分,上述61%的库存增长应属正常,而非“产品过剩”的表现。

  区分“生产能力”和“生产结果”即“产品”的过剩,一是说在衡量是否存在产能过剩时,不能仅仅盯着库存,对产能过剩的化解也不能仅仅定位于“为企业产品寻找出路”(如曾经推行过的家电产品财政补贴政策)。库存是一个“防洪堤”和阀门,它会把过剩商品拦截在市场以外,除了靠天吃饭的行业,现代产业和工业中几乎找不到会因为盲目生产而大量囤积的商品。“丰田生产方式”甚至创造并传播着零库存的经营理念。现代物流业的出现,特别是因为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普及,正在使越来越多的生产线可能变成“零库存”。因此,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根据行情展望确定了较少的产出,因而出现产能过剩,恰恰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表现,而不必大惊小怪。真正值得忧虑或不可取的,是不管市场行情如何,只因某种(往往来自行政干预)理由而一味开工生产,从而形成大量产品积压和超量库存的行为,这在计划经济或市场化改革不彻底阶段则比比皆是。

  二、要区分是产能闲置还是产能过剩

  在市场经济中,一定程度产能闲置具有积极意义,比如有助于调节和平衡需求波动,发挥类似于合理库存的调节功能,而且还有利于维持较高程度的竞争,通过优胜劣汰机制提升消费者福利——这本来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这种产能的闲置,相当于维持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所必需的代价,不妨称之为“市场经济成本”,它一般由闲置设备总量、失业人力资源价值、闲置库存价值、企业倒闭负债等变量构成。市场成本率越高,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就越低。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看,战后以来几十年的设备闲置率平均约15%。目前日本的市场成本率接近30%,美国约为27%。

  只有出现产能闲置超过某一合理水平,产能过剩才会出现。通过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多年观察,人们把79%~83%的设备利用率认定为产能正常经验值,超过90%则被认为产能不足,可能出现设备超负荷运转现象,表明经济过热。若设备利用率79%,闲置过多,则属于产能过剩。

  从世纪之交,2003-2006年,2007-2008年,我国治理产能过剩大概经历了4次。产能过剩行业名录不断变化,但有一个行业在历次治理中总是首当其冲,即中国钢铁行业。这里,我们按照上述标准,看看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情况究竟怎样?

  目前我国钢铁产能达9亿吨,大约存在22%的过剩产能,但如考虑到产能闲置的常态数据为15%,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程度实际上为7%,约合6300万吨。这样的“产能过剩”意味着什么呢?2000-2012年的13年间,中国GDP从9.8万亿元增长到51.9万亿元,增长5.2倍;同期钢铁产量从约1亿吨增加到约7亿吨,增长7倍。也就是说,中国GDP每增长1%,相应的钢铁量增长1.5%。假定在到2020年之前,我国每年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7%以上,则相应的钢铁需求年增长速度可能会超过10%(其他国家的钢铁产能被中国挤压)。而目前中国钢铁产能过剩6300万吨,只需要一年就会自动消耗掉,到2014年底,我国钢铁产能储备就会低于15%;到2016年底甚至还会出现钢铁产能不足!

  反观2008年,中国炼钢业产能为6.6亿吨,就有人惊呼钢铁“产能过剩”,要求对该行业刹车。“幸亏”当时没有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否则,后来每年7亿吨的市场需求就难以满足。即便通过进口勉强平衡,2013年以后因经济增长引发的钢铁需求缺口也无法弥补!这次针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有关部门提出压缩8000万吨产能的工作目标,但愿这一目标能否完成,完成以后是否有益,会与国内形势变化相一致。

  如果某种产品长期严重产能过剩,其价格应当大幅下降。从过去十多年中国6种主要钢材价格数据看,钢材价格确实存在大幅波动,然而从趋势上看并未下降反而不同幅度显著上升。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钢铁产能的平均利用率1995-2008年为86.4%。2003年以后,在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加紧治理的同时,钢铁价格却在波动中由每吨不足10元上升到300多元。或许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成本观念下考虑到正常的产能闲置这一因素,当时对钢铁部门大范围长期严重产能过剩的判断被过分夸大了。

  其他行业呢?有学者分析,1999-2008年,中国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表观消费量增长2-3倍甚至更高。面对历史罕见的需求变动,有关部门在预测需求基础上制定的产业管制政策都是有问题的。另据测算,2013年三季度,所有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78.6%。其实这样的设备利用率仅比国外(美国)低约6%。而据测算,2008年金融风暴后全球市场萎缩,对于中国造成的“外部冲击”即贸易订单下降导致的产能过剩,也约为6%。而我们当前在治理产能过剩时,有关部门很少提供各国产能闲置常态数据,在列举我国一些行业产能利用率之后只是讲到“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这样不利于提示产能过剩问题的严重程度,以不利于掌握治理力度。如果缺乏科学的判断,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很有可能引发人为的市场扭曲,时不时还会造成产能缺口。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