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让人民能够放心食用食品是政府的重要职责。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食品药品质量标准和安全准入制度。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提出,严格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肉类产品掺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中央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及其工作部署,给近来深陷“问题食品”苦恼的百姓带来了信心。
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坚决进行查处,让不法分子付出应有代价,政府的态度一向是明确、坚定的。可以预期,随着监管、查处力度加大,曝光出来的问题食品还可能增多。这就要求社会各界冷静看待问题,不被一时现象所惑。
问题食品曝光多了,一方面表明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任重道远;另一方面,政府加强监管,媒体积极介入,把原本“潜伏”的问题揭露出来,使问题公开透明,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讲,问题食品频频被曝光也是“食品安全保卫战”升级的信号。
为了让百姓吃得放心,关于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从严量刑的司法解释,首次对“地沟油”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强调利用“地沟油”加工食品,致人死亡的最高可判死刑;对食品监管失职渎职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监管渎职最高可判十年”。重典治乱,对不法分子和监管渎职的公职人员是威慑,对人民群众是福音。
为了维护食品安全,国家除了完善法律法规,还新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力图解决“九龙治水”等痼疾,减少监管和治理成本,更好地实现监管目标。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仍然牵涉多个职能部门,哪一个环节出现缺位,整个监管链条就可能断裂。因此,加强监管还需相关各部门认真履职,彼此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要使“最严格制度”发挥作用,靠的是严格执行。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执法不严、惩处乏力,食品安全违法成本过低,是食品安全恶性事件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中央的态度和部署给了人们信心,而维护这种信心,需要监管执行真正严起来、硬起来,以实际行动惩处害群之马、震慑不良商家,营造起安全健康的食品生产经营环境。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