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刘晓艳代表:强化顶层设计,解决生物农药源头创新难题

2023年03月12日 1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2日讯(记者 邓浩)“目前,我国生物农药产业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源头创新难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艳近日表示。围绕促进生物农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她带来了一份基于长期科研实践和思考而形成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艳(受访者供图

  生物农药产品研发要有“三心”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往往离不开农药的使用。相比人们熟知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在我国还远未得到普及,不过它具有对人畜安全性高、生态环境友好等特征,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约200家,年产量在14万吨左右,年产值约30亿元。目前,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在我国农药市场中的占比约为1:7。

  刘晓艳代表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她进入这个研究领域的初衷,就是希望能研发出一些安全高效的生物农药新品种,并成功应用到田间地头,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刘晓艳代表回忆说,20多年前上大学时,她曾经参加农业调查,在蔬菜大棚里发现了不少农药的袋子和瓶子,“把我给震惊到了”。当时她通过大学课程的学习了解到生物农药的多种好处,于是就想搞清楚为什么生物农药没有推广起来,怎样才能推广起来。“我2008年博士毕业后没有选择留校任教,而是进入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做产品研发,也是这个原因。我不想只是在学校里发些论文就过完这一生。”

  “没有想到的是,搞生物农药产品研发这么难,动辄十几年的研发周期,相当于是天天坐‘冷板凳’,失落感非常强。我算是运气好再加上努力,才出了一些成果。”谈起科研的艰辛,刘晓艳代表并没有回避,而是变得滔滔不绝。“我们搞这一行,发论文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因为要优先申请专利,不能泄露核心数据,所以想发高水平论文很难。甚至还有论文评审专家质疑我的科研能力,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当然,在刘晓艳代表的科研生涯中,也有不少让她感到欢欣鼓舞的事情。“不然怎么能坚持下来呢?最让我们激动的时候,就是我们研究的新药通过了第三方评价单位的药效验证。那时我就会觉得,坐这么多年的‘冷板凳’也值了。”刘晓艳代表告诉记者,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她会经常鼓励团队成员说:“我们做产品是非常有意义的,是在为社会做贡献,要面向市场需求寻求发力点,而且要有‘三心’,即商人敏锐的掘心、坐‘冷板凳’的耐心和敢啃硬骨头的信心。”

  刘晓艳代表认为,针对做应用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职称评价体系,更加侧重于产品的应用价值及成果转化贡献率,特别是国际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授权情况。

  生物农药创新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

  “虽然我是做生物农药研究的,但并不排斥化学农药。”刘晓艳代表告诉记者,好的化学农药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往往要经过几十年时间,研发成本至少几十亿元人民币。现在市场上主流化学农药产品大都是高效、低毒的,关键是要按照推荐剂量去使用,这样病虫害才不容易产生抗药性。“生物农药不仅能防控病虫害,它在土壤里还会帮助建立生态平衡,促进植物生长并增强抵抗力,预防效果更好,而且病虫害也更不容易产生抗药性。未来,生物农药肯定会越来越普及,但它和化学农药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而一定是共存互补的关系。”刘晓艳代表强调说。

  虽然生物农药有诸多优点,但是推广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在刘晓艳代表看来,主要有三个制约因素:一是我国相关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品推广经费缺乏;二是公众不了解生物农药,接受度较低;三是懂得相关使用技术的基层农技人员非常缺乏。为此,她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生物农药产品的扶持推广力度,深入开展相关科普工作,积极推进基层技术培训。  

  刘晓艳代表介绍说,自2017年以来,我国生物农药登记政策进行了重大改进,通过率大幅提升,有力促进了生物农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自2019起,我国生物农药授权专利数也呈井喷式增长,2021年达到550件,但依然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距。“最难的还是源头创新。目前,适合我们市场需求的国产高效新产品太少了。”刘晓艳代表认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亟需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资源整合,推进科技创新融合。

  对此,她建议,在湖北武汉布局建设国家生物农药技术创新中心。据介绍,武汉是我国生物农药研发的发源地,也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在地。刘晓艳代表认为,依托已有的国家级平台,联合国内行业优势科研单位及企业,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有利于更好地打造国家生物农药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攻关,进而参与国际生物农药领域的竞争。

  刘晓艳代表还建议,增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生物农药领域的资助力度,大力支持生物农药从源头创新推进到产业化。“加强生物农药领域的人才培养同样也很重要,不光是科研人才,还有基层农技人才。”她强调说。

(责任编辑:年巍)

刘晓艳代表:强化顶层设计,解决生物农药源头创新难题

2023-03-12 1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