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回眸丨3个月,20张图,记录白衣战士“战疫”温暖瞬间

2020年09月09日 18:35   来源:中国军网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

  他们挺身而出

  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

  他们冲锋在前

  一个个迷彩身影奋战在抗疫一线

  一帧帧感人画面定格在镜头之间

  从除夕夜星夜出征

  到4月中上旬胜利回撤

  3个月,20张照片

  见证着人民军队在抗疫一线

  书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答卷

  人民军队“战疫”时刻②

  那些令人泪目的瞬间

  大年三十,宋彩萍接到了前往武汉执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任务的通知。夜色里,她随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奔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第一线。在送行时,17岁的儿子给即将奔赴武汉的妈妈一个紧紧的拥抱。

  1月27日,中部战区总医院支援武汉肺科医院医疗队护士,因为长时间佩戴因消毒而刺眼的护目镜,流下了眼泪。王皓宇 摄

  1月29日,中部战区总医院支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医疗队刘孟丽护士长,在一线病房向党旗宣誓:人民军医,誓死不退。王皓宇 摄

  军医韩丙超在防护服上写上了“湖北姑爷”4个大字走红网络,他说:“我爱人是湖北天门人,我当然是湖北姑爷,我要告诉湖北的亲人们,我来了!”

  中部战区总医院同在一线的夫妻,疫情期间很少能见面。图为2月5日,黎华茂看望妻子吴娟娟,夫妇二人隔窗对视。王皓宇 摄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73岁的陈爷爷突然独自搬着凳子坐到了西走廊尽头的窗户边。因为院感规定走廊属于“黄区”,护士劝老人回病房休息才得知,陈爷爷的妻子去世了,他说:“我老婆走了,我今天刚知道,我想晒晒太阳。”得知老人的情况后,感染七科护士长楚立云蹲在老人身边陪着他,两个挨的很近的身影,都被夕阳“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半个小时后,老人的情绪稳定了一些,看到护士长“赖”在身边就是不走,便主动提出回病房。因为蹲的时间太长,楚立云的腿早就麻了,起身时险些摔倒。

  四级军士长王春尚是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的一名驾驶员,他的妻子朱新苗是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科的一名护士,同在一线战斗。图为2月9日,他们在任务途中偶遇,仅有短短的9分52秒相聚。王皓宇摄

  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的王艳清、王晓坤是亲家,都已年过半百。他们在除夕夜同一时刻,乘同一架飞机驰援武汉。在武昌医院战“疫”时相遇,两位老“将”互相敬礼致意。

  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一名新冠肺炎确诊孕妇剖腹产下一名健康男婴。图为2月10日,医护人员精心照料新生婴儿。王皓宇 摄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医护人员自制提示板,为重症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王传顺 摄

  火神山医院ICU病房里,90后护士孙青因高强度工作出现低血糖。一直受孙青照顾的老爷爷一再叮嘱她:“要休息好,莫搞病了!”

  经过从死神手中“抢人”的艰辛与惊心动魄之后,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科57岁的江晓静主任,压痕累累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王皓宇 摄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吴亚玲的母亲,因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2月11日抢救无效在云南昆明去世。2月12日,吴亚玲忍受着巨大悲痛,坚守在岗位上,通过微信视频,送别去世的母亲。范显海 摄

  2月15日,武汉气温骤降,风雪交加。驻鄂部队运力支援队一如既往的给80个点位送去必备的物资。装卸货物时,仓库大多是露天的,即使戴着手套,官兵们的手很快也被冻得通红。即使这样,他们依旧按计划送出了270余吨的物资。图为运力支援队队员在风雪中搬运物资。陈兴旺 摄

  2月26日,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病房,抗美援朝老兵肖道清与军医靳楠一起面对镜头敬军礼。刘畅摄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ICU病房,为了让患者有个好心情,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在墙上、门上、衣服上都画满了卡通画,患者每天看着这些画都会开心地合不拢嘴。王传顺 摄

  2月28日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综合科病房内,新冠肺炎患者得知即将出院消息,流下了感激的眼泪。图为医护人员为患者擦拭眼泪。王传顺 摄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军抽组的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前出武汉抗击疫情。在这支专家队伍中,来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迟象阳、董韵竹、张梦瑶三名女博士,在前出武汉的一个多月里,完成4500多份咽拭子样品核酸检测,没有出现一起错情。图为三名女博士轮班间隙见缝插针休息片刻。

  3月20日,中部战区总医院一名医护人员从新冠肺炎救治病房前一棵开满梨花的树下走过。范显海 摄

  “我想看看你的样子”,在火神山医院,很多患者都表达了这个心愿。即将康复出院的杜女士与贴着本人照片的医护人员合影,这特别的合影包含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感谢。

  (图片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军视网、央广军事、央视军事等)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编辑:杨晓霖

  编审:李景璇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军网微信

(责任编辑:邓浩)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鍏充簬缁忔祹鏃ユ姤绀� 锛� 鍏充簬涓浗缁忔祹缃� 锛� 缃戠珯澶т簨璁� 锛� 缃戠珯璇氳仒 锛� 鐗堟潈澹版槑 锛� 浜掕仈缃戣鍚妭鐩湇鍔¤嚜寰嬪叕绾� 锛� 骞垮憡鏈嶅姟 锛� 鍙嬫儏閾炬帴 锛� 绾犻敊閭
缁忔祹鏃ユ姤鎶ヤ笟闆嗗洟娉曞緥椤鹃棶锛�鍖椾含甯傞懌璇哄緥甯堜簨鍔℃墍    涓浗缁忔祹缃戞硶寰嬮【闂細鍖椾含鍒氬钩寰嬪笀浜嬪姟鎵€
涓浗缁忔祹缃� 鐗堟潈鎵€鏈�  浜掕仈缃戞柊闂讳俊鎭湇鍔¤鍙瘉(10120170008)   缃戠粶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0107190)  浜琁CP澶�18036557鍙�

浜叕缃戝畨澶� 11010202009785鍙�

回眸丨3个月,20张图,记录白衣战士“战疫”温暖瞬间

2020-09-09 18:35 来源:中国军网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

  他们挺身而出

  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

  他们冲锋在前

  一个个迷彩身影奋战在抗疫一线

  一帧帧感人画面定格在镜头之间

  从除夕夜星夜出征

  到4月中上旬胜利回撤

  3个月,20张照片

  见证着人民军队在抗疫一线

  书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答卷

  人民军队“战疫”时刻②

  那些令人泪目的瞬间

  大年三十,宋彩萍接到了前往武汉执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任务的通知。夜色里,她随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奔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第一线。在送行时,17岁的儿子给即将奔赴武汉的妈妈一个紧紧的拥抱。

  1月27日,中部战区总医院支援武汉肺科医院医疗队护士,因为长时间佩戴因消毒而刺眼的护目镜,流下了眼泪。王皓宇 摄

  1月29日,中部战区总医院支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医疗队刘孟丽护士长,在一线病房向党旗宣誓:人民军医,誓死不退。王皓宇 摄

  军医韩丙超在防护服上写上了“湖北姑爷”4个大字走红网络,他说:“我爱人是湖北天门人,我当然是湖北姑爷,我要告诉湖北的亲人们,我来了!”

  中部战区总医院同在一线的夫妻,疫情期间很少能见面。图为2月5日,黎华茂看望妻子吴娟娟,夫妇二人隔窗对视。王皓宇 摄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73岁的陈爷爷突然独自搬着凳子坐到了西走廊尽头的窗户边。因为院感规定走廊属于“黄区”,护士劝老人回病房休息才得知,陈爷爷的妻子去世了,他说:“我老婆走了,我今天刚知道,我想晒晒太阳。”得知老人的情况后,感染七科护士长楚立云蹲在老人身边陪着他,两个挨的很近的身影,都被夕阳“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半个小时后,老人的情绪稳定了一些,看到护士长“赖”在身边就是不走,便主动提出回病房。因为蹲的时间太长,楚立云的腿早就麻了,起身时险些摔倒。

  四级军士长王春尚是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的一名驾驶员,他的妻子朱新苗是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科的一名护士,同在一线战斗。图为2月9日,他们在任务途中偶遇,仅有短短的9分52秒相聚。王皓宇摄

  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的王艳清、王晓坤是亲家,都已年过半百。他们在除夕夜同一时刻,乘同一架飞机驰援武汉。在武昌医院战“疫”时相遇,两位老“将”互相敬礼致意。

  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一名新冠肺炎确诊孕妇剖腹产下一名健康男婴。图为2月10日,医护人员精心照料新生婴儿。王皓宇 摄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医护人员自制提示板,为重症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王传顺 摄

  火神山医院ICU病房里,90后护士孙青因高强度工作出现低血糖。一直受孙青照顾的老爷爷一再叮嘱她:“要休息好,莫搞病了!”

  经过从死神手中“抢人”的艰辛与惊心动魄之后,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科57岁的江晓静主任,压痕累累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王皓宇 摄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吴亚玲的母亲,因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2月11日抢救无效在云南昆明去世。2月12日,吴亚玲忍受着巨大悲痛,坚守在岗位上,通过微信视频,送别去世的母亲。范显海 摄

  2月15日,武汉气温骤降,风雪交加。驻鄂部队运力支援队一如既往的给80个点位送去必备的物资。装卸货物时,仓库大多是露天的,即使戴着手套,官兵们的手很快也被冻得通红。即使这样,他们依旧按计划送出了270余吨的物资。图为运力支援队队员在风雪中搬运物资。陈兴旺 摄

  2月26日,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病房,抗美援朝老兵肖道清与军医靳楠一起面对镜头敬军礼。刘畅摄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ICU病房,为了让患者有个好心情,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在墙上、门上、衣服上都画满了卡通画,患者每天看着这些画都会开心地合不拢嘴。王传顺 摄

  2月28日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综合科病房内,新冠肺炎患者得知即将出院消息,流下了感激的眼泪。图为医护人员为患者擦拭眼泪。王传顺 摄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军抽组的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前出武汉抗击疫情。在这支专家队伍中,来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迟象阳、董韵竹、张梦瑶三名女博士,在前出武汉的一个多月里,完成4500多份咽拭子样品核酸检测,没有出现一起错情。图为三名女博士轮班间隙见缝插针休息片刻。

  3月20日,中部战区总医院一名医护人员从新冠肺炎救治病房前一棵开满梨花的树下走过。范显海 摄

  “我想看看你的样子”,在火神山医院,很多患者都表达了这个心愿。即将康复出院的杜女士与贴着本人照片的医护人员合影,这特别的合影包含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感谢。

  (图片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军视网、央广军事、央视军事等)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编辑:杨晓霖

  编审:李景璇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军网微信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