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的文化野心:《太阳的后裔》热播背后

2016年03月21日 07:04   来源:工人日报   范周

  近日,有媒体刊发题为“几个《琅琊榜》才能填上《太阳的后裔》的文化逆差”的文章,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大众传媒时代,韩流席卷中国的现象并不鲜见,而韩剧在中国流行并非仅因为韩剧中的帅哥美女。正如《来自星星的你》第一集里,千颂伊曾跟都教授说:“您认为亚洲为什么成为一体呢?我觉得是因为韩流的关系,是文化让我们成为一体。”这几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却一语道破了韩剧的文化野心。

  韩国的文化贸易以电视剧、电影、音乐、游戏为出口主打产品,且在所有的文化产业中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增长率。据文化体育观光部与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联手发布的《韩国文化产业对外输出促进方案》预测,韩国文化产业整体对外出口额将在2017年达到100亿美元。该部还表示,力争到2020年,将文化内容出口额提高到224亿美元,从2010年全球排名第9位(2.2%的市场份额)提高到2020年第5位(5%的市场份额),使韩国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强国。而反观我国,由于文化贸易起步晚、基础弱,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状况仍未改变。

  对外文化贸易不仅可以带来无形的社会效益,还潜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不仅要重视文化经济价值的意识,还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上的竞争,强化市场观念,创作出更多受国际文化市场欢迎的作品。

  韩国十分注重运用有限的资源开发具有品牌价值的特色文化产品,近年来,“鸟叔”“都教授”等已成为韩国的代名词。这些文化名片受到了世界特别是亚洲市场的广泛认可。而我国也有众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从兵马俑、紫禁城到刘三姐、孔雀舞;从大唐歌舞到海派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积累极为深厚。但是,大部分文化资源还不能直接变成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或品牌。中国的文化工作者,必须根据国际主流文化市场的要求,在深入挖掘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迎合市场需要。

  我国的文化产品要走进国际市场需要有一批懂国际市场规则、各国文化差异、国际融资和营销等方面知识的国际文化贸易人才。韩国一向重视依托高校资源培养文化产业创意人才,韩国各地成立了多所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学校,如汉城游戏学院、全州文化产业大学、清江文化产业大学、传统文化学校等,并在一些大学开设了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共80余种。

  近年来,韩国十分重视加强艺术学科的实用性教育,扩大文化产业与纯艺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文化艺术与文化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此外,韩国委托一些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资格培训。这些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建设文化产业创意人才队伍提供了重要支持。

  针对我国复合型人才匮乏的状况,首先应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各类文化人才,在各大高校开设文化国际营销、国际文化贸易等专业,培养既懂艺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引进国外优秀文化管理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为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提供智力保障;最后,研究制定创作成果要素分配的办法,充分调动各类文化人才的创作积极性。

  此外,发展国际文化贸易,必须要依托本国自主创新的文化品牌。目前,我国的文化企业数量多,资本缺乏,规模小,缺乏有品牌、有核心产品、竞争力强、有能力的大型跨国企业。因此,我们必须加快重组,扩大文化企业经营规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树立和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鼓励生产知识含量多、科技含量高、原创性强的文化产品,培育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有一定声誉的中国特色产业品牌。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