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小鸟在寻找丛林

2009年12月20日 07:51   来源:钱江晚报   黄 敏
    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上,上海走在了全国前列。最近,宝山区通河新村第四小学五年级学生黄茜,为此给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写了一封感谢信。

    黄茜在信里情真意切地写道:“我是宝山区通河四小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我的爸爸妈妈都被称为农民工,所以我以前都是在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今年暑假,爸爸告诉我说,开学就可以到上海公办学校读书啦!我当时半信半疑,因为我跟爸爸来到上海这么多年,根本没想过有这等好事……新学校的一切都那么美好,我就像一只小鸟欢快地飞进丛林……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学好本领,将来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孩子的喜悦是真诚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如果你稍微斟酌一下这封信的内容,却又那么容易读出“不和谐”的现实来:“我当时半信半疑,因为我跟爸爸来到上海这么多年,根本没想过有这等好事。”

    读着这几句话,眼前浮现一个随父亲在大城市漂泊的小女孩,习惯于在条件简陋、师资水平难以保证的民工子弟学校读书,习惯于经常转学中不断被打断的课程,习惯于眼巴巴地看着城里的孩子走进那些校舍漂亮、师资优秀的公办学校,因为她很清楚:自己和他们之间有着自出生就被打上身份差异的烙印,“同城待遇”对于她来说是“从没有想过的好事”。

    事实上,孩子享受到的也只是打了折的“同城待遇”,据《文汇报》报道,在宝山区通河四小,令400位“外来娃娃”欣喜不已的,是“两荤一素的午饭、操场、花坛、绿色黑板”这些城市孩子们早已习惯的最基本的细节。而开学已经过了三个月,阳台上的铝合金窗还有没有安上,那些新来的孩子们每每因为兴奋,在阳台上蹦跳着往下看,就足以让老师们“心惊胆战”。

    不要质疑农民工子女的智商和素质,事实一再证明,给他们同样好的硬件和师资条件,他们能在学业上表现得同样优异。而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乃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之一,是社会阶层之间能够正常流动的保证。

    令人欣慰的是,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近日透露,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组成部分,明年,农民工同住子女将全部免费接受义务教育。这是农民工子女本来就应该享受到的,这一切来得还是太迟;孩子语气中的卑微和感激,是由于他们已经习惯了、“适应”了权利得不到保障的现实。

    这只小鸟欢快地飞进了丛林,可是不要忘了,还有多少小鸟还在林子外眼巴巴地望着。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