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港“反向代购”中能看到什么

2023年05月05日 08:10   来源:环球时报   王鹏

  曾几何时,“港货”是内地民众追逐的时髦商品之一。伴随着改革开放,香港成为联结海外和内地的重要交汇地,不少海外商品通过香港进入内地,港货代购一度相当流行。但最近,一股从深圳“反向带货”到香港的现象渐成风潮,一些网红茶饮和甜品等成为目前深港“反向代购”商品的主要类型。笔者认为,从这种“反向代购”潮流中以小见大,可以窥见背后蕴含着的内地与香港融合发展的一些时代特征。

  第一,就商品本身而言,港货一度凭借实惠的价格、新颖的外观和较高的产品质量等成为内地企业和消费者效仿和购买的对象。经过多年的融合发展和学习借鉴,许多内地商品在这些方面都有大幅提升,逐渐在国内外市场也包括在香港得到越来越多认可。同时,内地商品特别是食品、药品类商品不断加强产品质量和行业规范的监管力度。以往港货代购主要集中在奶粉、食品、护肤品、药品等类别,这很大程度上源于香港较为高效的监管体制、较为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近些年来,内地也在不断加强相关的市场监管和行为规范。香港因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环境,在文化上经历中西交流与碰撞,有着与众不同的烙印和色彩。但寻根溯源,香港文化的根基仍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与广东的岭南文化同根同源。这也是为什么具有家乡口味的内地食品往往成为深港“反向代购”的主力军。

  第二,内地网络信息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许多商品可以很便捷地输入香港。近年来,内地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朝着高速运用、云网融合、智能便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方向加速演进。与此同时,内地电子商务平台和购物模式已和世界接轨甚至保持世界领先,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逐渐试水互联网领域。许多价廉质优的内地商品,通过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发达的物流运输能力,可以快速便捷地送至香港消费者手中,带给港人良好的购物体验。  

  第三,内地和香港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方面不断破除障碍,两地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深港“反向代购”表面上看是一种消费模式和购买行为的改变,实质上是内地与香港不断融合发展的结果。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来,伴随规则机制“软联通”的纵深推进,粤港两地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互相流通。同时,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也在有序推进,“深港通”、债券“南向通”、“跨境理财通”等措施已落地实施,人民币已成为粤港跨境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这些都成为香港与内地包括“反向代购”在内进一步深度融合发展的客观推动力量。

  总体看来,自2023年1月8日香港与内地实施首阶段恢复通关,再到2月6日恢复全面通关,香港与内地在经贸、旅游、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逐步恢复。深港“反向代购”也将成为一种新的常态,这种常态是双向流通的、开放交流的、充满干劲和活力的。这种常态是从整体视野反映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趋势,而不是仅仅局限在香港和深圳两个城市。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后,社会气氛热闹,经济逐步复苏,正是春回大地、风光明媚的象征。我们有理由相信,类似深港“反向代购”等商业行为和现象将会越来越多,香港也将继续凭借其享誉全球的国际金融、商贸和航运中心等独特优势,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平台及外国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跳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将随着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顺畅往来,继续带动港澳和内地同频共振、携手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一国两制”港澳实践中做出更大贡献。(作者是暨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从深港“反向代购”中能看到什么

2023-05-05 08:10 来源:环球时报 王鹏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