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者狂热”加剧美国制度性侵犯人权的恶行

2023年02月03日 10:18   来源:中国网   席伟健

  继2020年美国白人警察跪杀非洲裔美国公民弗洛伊德的恶性案件之后,美国病入膏肓的制度性种族主义再酿恶果。

  据美国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今年1月7日晚,29岁的非洲裔美国青年泰尔·尼克尔斯,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先是遭到两名白人警察的盘问和殴打,在挣脱逃离后被其他5名黑人警察追上,并用电击枪和警棍殴打。殴打结束后,虽然有孟菲斯市消防局救护人员赶到现场,但警方公布的视频显示,客串救护人员的消防员们并未对其进行适时施救,三天后,尼克尔斯在医院不治身亡。

  鉴于此案件发生在55年前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被刺杀的城市,对于新闻传播而言,具有极强烈的景观性和“爆料”价值,加上公众对两年多前的跪杀弗洛伊德案记忆犹新,使得案件报道迅速成为各主流媒体焦点。

  案发后,孟菲斯市警方借鉴2020年5月跪杀弗洛伊德案件引发社会抗议和骚乱的教训,迅速作出反应,力图做好受害者家属权利救济、涉案人员的处罚以及案件的舆情应对工作。在联邦政府方面,考虑到互联网自媒体民意舆情发酵、爆发的威力,拜登政府积极响应国会“黑人核心小组”的动议,拟邀请受害者的父母参加将于2月7日举行的与案件本身风马牛不相及的美国国情咨文仪式,可谓把安抚民心的政治功夫做到了极致。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根据孟菲斯市警察局事后对涉案人员的处罚措施来看,除了5名黑人警察分别遭到开除并提起刑事控告之外,案发后赶到现场的孟菲斯市消防局多名消防员,也因为“未充分评估患者伤情”而遭到不同程度的处罚。但是,孟菲斯市警察局对这一案件的始作俑者,即另外两名最先对尼克尔斯实施盘问、殴打的白人警察,却仅仅施以带薪停职和停薪解职的处罚,可谓“罚酒三杯”式问责的典型表现。美国主流媒体对于此案的报道普遍失焦,大搞“王顾左右而言他”,正是其传播伎俩的惯用手法。梳理案件的来龙去脉发现,此案存在三方面疑点:

  一是本案拟被包装成具有政治对冲性质的新典型案件,意在为跪杀弗洛伊德案开脱、洗白。

  美国某些主流媒体充分发挥断章取义的内行本领,针对“黑人命也是命”的正义主张,大肆报道“涉案警察也是黑人”,力图冲淡公众对于跪杀弗洛伊德案的负面印象。这种传播操弄手段,对于美国非主流族群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具有煽动力的,可谓一种隐蔽、高超的治理术。

  二是黑人警察迫害黑人的行为反映了美国有色人种执法人员存在“皈依者狂热”的问题。

  所谓“皈依者狂热”,是指原本受迫害、歧视的弱势种族族群中的个别人员,为了获取主流、优势族群乃至统治集团的承认,不惜以交纳“投名状”的方式来压迫、践踏自己的族群同胞,是人权遭受大规模、系统性制度性侵犯时出现的个别化的反常行为及心理现象。因此,意图以黑人警察侵犯人权来掩盖美国的系统性、制度性种族主义行径,不过是掩耳盗铃的政治操弄。

  三是表现为“平庸之恶”的人权侵犯制度链条越来越难欺骗公众,正不断推高美国政治制度成本。

  对人权的侵犯,如果仅仅来自某个执法部门并不可怕,但如果警察、消防、医护等治理机构形成了人权侵犯的“合力”,那么尼克尔斯的受害就绝不是偶发事件了,正是美国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所批判过的制度之恶,表现为一种“平庸之恶”。

  回顾此案,不难发现一个细节:即应要求赶到现场救治受害者的,居然是孟菲斯市消防局的消防员,而非医护人员。对于这样的案件,救护车和医护人员至少应与消防员一样赶到现场——对于不涉及交通事故的案件而言,消防员大可不必赶到现场。医护人员不到现场救治尼克尔斯,反映了美国针对普通民众的医疗服务存在价高质次的现实;消防员应要求赶到现场却不积极作为,反映了美国公职人员有选择地为有色人种族群提供服务的现实;而涉案黑人警察第一时间被推到风口浪尖,更反映了有色人种执法人员即便表现出“皈依者狂热”,也无法改变自己替罪羊命运的残酷制度化现实。【席伟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皈依者狂热”加剧美国制度性侵犯人权的恶行

2023-02-03 10:18 来源:中国网 席伟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