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好经别念歪

2022年09月30日 14:40   来源:广州日报   陈文杰

  当前,“青少年模式”成网络平台“标配”,但仍有漏洞亟待堵住。一些平台设置的限制性措施不够“硬核”,一些人因此钻制度空子恶意申请退款。与此同时,面对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退款申请”,很多中小型主播因此欠下平台的“债”,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依靠直播“还债”。(9月29日《工人日报》)

  青少年模式原本是为了堵住空子,殊不知却成了“空子”。不可否认,青少年模式设置的初衷,不仅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也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家长的钱包。在理想状态下,该模式一经启动,未成年用户将无法观看相关直播或充值打赏。然而,在利益驱使下,个别平台却将青少年模式做成了“筛子”一般,让未成年人来去自如。比如,有的平台只是设置提醒,有的则需要用户找到设置页面自行选择,而有的平台甚至为未成年人“开后门”——用户的实名认证只需手机号和验证码,却没有关键的人脸识别。对于那些“人小鬼大”的孩子来说,用家长的身份信息开通多个平台的实名成年账号,恐怕并非难事。当平台敷衍了事,青少年模式便失去了原本的约束与保护作用。

  不过,这些平台的自作聪明,却有可能变为“自讨苦吃”。眼下,每当有未成年人因“打赏”闹上法庭时,只要法定代理人(一般是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打赏不予认定或不予追认,则为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法院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支持返还。因此,涉事平台无论是从情理上还是法理上,都是理亏的。而一些成年人正是看准了平台这一软肋,空手套白狼——假借未成年人之名,向平台恶意申请退款,目的是为了薅平台和主播的羊毛,享受“榜一大哥”点播服务,套现礼物、道具等福利。而这些非常规操作,已然衍生出一条灰色利益链,值得警惕。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个别平台被钻空子恶意申请退款,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正是自身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才让他人乘虚而入。如果当初用心做好青少年模式,做到精准识别未成年人身份,如每笔打赏交易都需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少年不能假扮成年”“成年无法假装少年”,自然不会有熊孩子“一掷千金”,也不会有人敢恶意申请退款。这其实在技术上并无太大难度,关键看平台如何抉择。

  当然,有人对“青少年模式”动起了歪脑筋,就要让敢付诸行动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莫让好经被念歪。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青少年模式”,好经别念歪

2022-09-30 14:40 来源:广州日报 陈文杰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