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量换价”换出群众健康获得感

2022年09月29日 07:34   来源:南方日报   张东锋

  日前,国家组织开展的第三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开标结果再度引发公众关注。结果显示,此次集采涉及颈椎、胸腰椎手术的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平均降价84%。以占脊柱手术量1/3的胸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为例,其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3.3万元下降至4500元左右。

  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是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医药领域突出问题之一。一方面,医疗水平和材料技术的飞速进步,诸如冠状动脉支架、人工关节等医用耗材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健康福音;另一方面,许多耗材的高企价格令广大患者望而却步,成为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民生“痛点”。2019年,国务院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提出推动形成高值医用耗材质量可靠、流通快捷、价格合理、使用规范的治理格局,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自2020年以来,国家医保部门已逐年先后组织了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骨科脊柱类耗材三次国家集采,各类产品耗材的平均降价分别达93%、82%、84%,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

  从2018年“4+7城市”试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算起,作为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集中带量采购已经推进了5个年头。5年来,从高血压、抗肿瘤等各类药品,到前面提到的高值医用耗材,不但纳入集采的药品、耗材种类越来越多,剂型规格越来越丰富,中选产品的比例也越来越高。通过“以量换价”显著挤出了虚高的药品、耗材“水分”,不但节约了数千亿元的医保基金,而且也使亿万国人切实体会到了它所带来的福利与好处。换言之,这种“以量换价”的集采,是“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生动佐证。

  必须承认,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是没有担心,比如药品大幅降价后,企业的利润空间显然也会相应减少,会不会影响药品质量,会不会挫伤药企的研发积极性?从实践看,新集采的突出亮点是“带量”,即通过国家医保部门组织、各地医保集体参与这样的“大型团购”,把广阔的市场需求集中发掘出来。对药企而言,不但中标后省去了大量流通和营销环节的“中间费用”,而且当这些药品、耗材降价纳入医保后,越来越多患者真正用得起了,其实际销量往往明显超过了采购方承诺的购买数量。这种“薄利多销、各方多赢”,也给我们以制度设计发挥我国庞大市场优势带来很多启示。

  202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明确健全政府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工作机制,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药品集中采购市场。这意味着,面向未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不仅会继续,还将进一步深化。

  从政策初衷上看,挤掉虚高“水分”只是“以量换价”的直接目的。根本上说,还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回顾过去5年的实践,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新的药品集采都对药企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是,降价后要确保质量。进一步,要通过中标集采抢占医保用药这个庞大市场,必须通过不断地研发创新、管理创新,在降低生产管理成本的同时,切实提高产品竞争力。只有那些真正关注、能有效满足群众用药需求的企业,才能够最终在竞争中胜出。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以量换价”换出群众健康获得感

2022-09-29 07:34 来源:南方日报 张东锋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