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大学生希望30岁前结婚 关键是怎么结婚

2022年08月17日 09:25   来源:东方网   丁慎毅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是未来十年内婚育行为的核心主体,其婚恋态度也因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此,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57.90%受访大学生希望在26-30岁时走入婚姻殿堂,8.55%希望在21-25岁结婚,7.58%希望在30岁以后结婚,25.97%则表示在法定年龄以上,任何年龄都可以。(8月12日中国青年报)

  从这个调查结果看,超六成受访大学生希望30岁前结婚,这是比较合理的。毕竟本科毕业就22岁了,若再读3年研究生,就25岁了。而从优生的角度来说,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是在21-29岁。在这个年龄段,女性的各个生殖系统功能发育比较成熟和完善,身体素质良好,对于妊娠以及胎儿,都是有利的因素。

  但是,就像25.97%的大学生表示在“法定年龄以上,任何年龄都可以”一样,关键是怎么结婚。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真心相爱(95.32%)与经济考量(85.97%)为受访者考虑是否结婚的主要因素。真心相爱没问题,但经济考量则要问考谁。如果是考父母,甚至连祖父母也考了,靠他们的储蓄来支持自己结婚,哪怕家长们心甘情愿,想必也有人觉得内疚吧?

  而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如果靠自己打拼,那么只能是租简陋的房子,骑车或坐公交上班,还得极力遏制“买买买”的冲动,即使去旅游,也要穷游。精致露营之类的,连想都不要想。大学生们愿意过这种婚后生活吗?如果不愿意,又不愿“啃老”,只得把婚期往后推。

  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67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中国青年结婚年龄不断推迟,30~34岁占比大幅上升。这或许能说明些许问题。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适龄男女婚恋观念转变,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较高,导致生育意愿降低,进而对于婚姻的需求也随之降低,2020年结婚登记数创36年新低。今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教授李婷发布《中国大学生婚育观报告》指出,有61%的大学生表示会结婚,有30%表示不确定,真正明确表示不结婚的只有7%。

  8月3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在文章《那些恐婚的年轻人,究竟在怕什么》中指出,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男女青年觉得“婚”与“不婚”是基于利弊计算。他们担心在物质上,另一半会不会给他带来家庭负担,成为拖累。把物质生活的增值放到第一位,是一些自称“恐婚”的受访者秉承的态度。如果是这样而恐婚,恐怕在欲望的水涨船高过程中,他们结婚的时间会不断往后推。

  看来既想着结婚不要太晚,还想不“啃老”也能过上幸福生活,关键还得靠更有质量的公共服务保障。但这并非一蹴而就的,希望30岁前结婚,就要像一些受访同学所说,“两个人的爱是我们一起抵抗世界的冒险”“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在结合之后,能够互相支持、互相依赖,共同面对困难,并且一直走下去。”这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人的一生就像在雾中行走,只有把这一脚跨出去,才能看清下一步路。”也正如一些父母所说,人的一生要经历三个阶段:直面父母平凡、承认自己平凡和接受子女平凡。希望具备这种观念的同学多起来,敢于只为两个人的爱迈出不怕苦难的一步。这或许才是真正的青年之福,社会之福。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超六成大学生希望30岁前结婚 关键是怎么结婚

2022-08-17 09:25 来源:东方网 丁慎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