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餐券莫成“一锤子买卖”

2022年06月22日 07:05   来源:经济日报   

  刷短视频看到诱人美食,只需点击下单就能低价拥有,“9.9元抵100元”“套餐原价159元,团购价59元”……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下单价格低廉的团购套餐,再去门店核销,成为不少人餐饮消费的新方式。然而,菜量缩水、团购餐拒开发票、附加条款多等种种问题,也在拉低人们对团购餐饮的“印象分”。

  受疫情反复和多点散发影响,餐饮行业的寒意尚未完全退去。通过短视频平台售卖低价团购餐券,将消费者引流到线下门店,无疑是商家吸引食客、聚拢人气的好办法。但如果店铺诚意不足,甚至以次充好,让吃饭变成吃亏,团购餐券也难免沦为“一锤子买卖”。打着低价的幌子套路顾客,即便在短期内能帮助商家“回血”,但长期来看,对于强调复购率的餐饮行业来说,无异于自毁招牌。

  低价不应代表低质。商家控制成本的初衷可以理解,但不能够建立在欺骗消费者的基础上。从法律层面看,当消费者购买了团购券,就与餐饮商家达成了买卖双方的合同关系。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否则就会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之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短视频平台也肩负着主体责任。短视频平台流量入口巨大,平台使用者正是潜在消费者。目前,在部分平台上,只要商家发布商品或服务信息,如商品名称、价格、门店地址等,并与用户产生交易,就要向平台缴纳软件服务费。短视频平台不能一边享受着高流量带来的经济效益,一边却在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推责甩锅。用户越多,责任越大。短视频平台应该加强对入驻商家所发布信息的审查,完善售后评价体系,设置相应奖惩策略,为消费者打造舒心、健康的消费环境。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应发挥作用。有人担心“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但“管”与“放”不是对立关系。之所以有“管死”之忧,是因为缺乏法治思维,错把“放活”当放任。市场经济不拒绝新模式、新业态,但必须建立在法律和规则框架内。监管部门应以问题为导向,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加以惩处,以监管力量的有形之手塑造社会契约精神,维护公平良好的商业秩序。(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郎竞宁)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团购餐券莫成“一锤子买卖”

2022-06-22 07:05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