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上挂上“名校毕业生”标签,被消费的是谁?

2021年10月25日 07:07   来源:红网   陈自强

  近日的几条新闻很有意思,第一条的标题叫“985高校毕业生被骗92万”,讲的是一男子遇电信诈骗,四小时被骗近92万元的故事;另一条的标题叫“男博士6次偷46元菜被抓赔500元”,讲一男子多次偷蔬菜被抓的故事。

  从新闻角度来看,媒体报道把大写的“名校毕业生”“博士毕业生”放在引人注目的标题位置,具有趣味性、新奇性,符合其自身利益,能获得不少的猎奇流量。但是,“名校毕业生”的标签化,是否让公众一定程度上忽略,“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标签背后第一位的,也应该是一个人、一个公民,标签与前后语境根本没有关系。这是亟需注意的,否则长此以往,我们都将被此类避重就轻、博眼球赚取流量的报道消费。

  首先被消费的将会是媒体自身,在有关985毕业生被骗的报道中,关于学历只提了一句“2010年前后,当事人从某知名985高校毕业”,十年前的毕业生,十年后早已经完成社会化了,他今天的被骗与十年前的受教育经历又有多大联系呢?是在专业对口领域摔跟头了吗?此类报道除了难逃抹黑之嫌,也会反向固化学历认知,但博士是什么样、名校毕业生是什么样,谁也不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不得不注意的是,倘若媒体长此以往,罔顾新闻专业度,以群众赋予的公信力为一时的流量做嫁衣,最终也必将自食其恶果。

  其次被消费的便是作为受众的公众群体。有人说之所以突出名校毕业生的标签,是为了提醒大家,连名校毕业生都会受骗,所以大家更要注意。可真有如此效果吗?从网友评论区看到的,多是吃瓜心态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快感,是“名校毕业生也不过如此”的乐感,是“叫你不这么做”的自我侥幸感,并没有凝聚起对于诈骗的畏惧警醒感和视诈骗为强敌的同仇敌忾感。公众跟着媒体设置的议题走了,渐渐陷入媒体追求流量的陷阱,长期困于这种议题,公众会渐忘自己也有跳出去看问题的能力。当有一天突然跳出来才发现:是啊,诈骗才是更需要关注的问题。

  最后被消费的便是“名校毕业生”标签背后所站立的群体。媒体过于强调这个标签,背后是迎合了社会对“名校生”“博士生”精英化、全能化的不合理期待。在这部分人看来,名校生在自己才会犯错的地方犯错不合理,却忘了这种想法本身就不合理,也让“被标签人”们时时如坐针毡。这个被诈骗的小哥首先是一名诈骗受害者、其次是一名公民、再然后才是职员、家人、爱人和十年前的名校毕业生。标签背后都站立着鲜活的一个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

  两起报道,媒体需要反思,公众也需要反省,诈骗案件背后反映的是层出不穷的新型骗术,偷菜成癖的事件背后被忽略的是心理问题。或许,这才是我们应该报道、关注的重点。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标题上挂上“名校毕业生”标签,被消费的是谁?

2021-10-25 07:07 来源:红网 陈自强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