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睡觉的地方”变成“生活的港湾”

2021年10月25日 06:46   来源:工人日报   罗筱晓

  “只是个睡觉的地方。”好像无论在哪个大城市,跟外卖骑手、快递员聊起“住”的话题,他们大多会说这样一句话。看似的“不在意”,一来是因为他们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外送餐、派件,二来是城市高企的房价,让他们不敢对居住条件有过多的奢望。

  对近年来大量涌现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来说,“居不易”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群租房、日租房价格便宜,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2017年11月,北京大兴区就曾发生群租公寓起火致19人丧生的事故。近年来,随着整治力度的加强,类似违规租住场所基本销声匿迹。

  有的城市为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申请公租房的机会,可由于有些劳动关系尚未完全厘清、未缴纳“五险一金”,以快递员、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常常被卡在“有稳定工作”这一要求上。

  无奈之下,“干几年就回家”成了这一群体的普遍打算,由此也产生了人员流动性强、归属感差、技能提升慢等一系列问题。

  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当下,帮助他们让住房从“睡觉的地方”变为“生活的港湾”,既是企业和行业的责任,也是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课题。

  在北京,有快递企业试点将快递分拣环节前置到转运中心,同时在网点负责区域就近租房,两居室的房子既是已分拣完成的快递的接驳点,又是3~5名员工的宿舍。这样一来,快递员住宿条件改善了,派件效率也提升了不少。

  还有的物流公司投资建设了定位蓝领群体的长租公寓。以顺丰为例,其旗下的“丰乐公寓”除了以较低价格为本公司快递员提供宿舍外,还将富余房间对外招租。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部门的住房保障措施不断。2017年,杭州市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出发点,率先提出筹建“蓝领公寓”的设想,目前该市已有蓝领公寓4万余套(间)。今年10月中旬,上海中心城区静安区的首个“蓝领公寓”启用,平均月租金仅为800元。

  相比于企业自建,由政府规划筹备的“蓝领公寓”规模更大、受众更广泛。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队伍不断扩大和对该群体权益保护日渐加强的现状,各地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资源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倾斜,或推出专门的骑手楼层、快递员公寓等。此外,尽快补齐这一群体的社保短板,也将有助于他们享受到公租房等应有的政策红利。

  和城市里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一样,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一边在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一边在为自己的梦想辛勤奔波。他们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也应该是美好生活的受益人。只有当全社会群策群力让他们居有定所,他们才能心有所安,在自己真正为之奋斗的地方扎下根来。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让“睡觉的地方”变成“生活的港湾”

2021-10-25 06:46 来源:工人日报 罗筱晓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