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小潘潘”魔改黄梅戏,传统戏曲怎样真正破与立

2021年09月23日 08:17   来源:红网   刘馨雨

  近日,网红“小潘潘”爆改黄梅戏《女驸马》选段引发了巨大争议。视频中的“小潘潘”表演时眼波流转,惯用的“夹子音”尽显媚态。对此,有不少网友喊话“改编不是乱编”“这样是对传统戏曲文化的不尊重”,同时也有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认为,“小潘潘的翻唱使更多年轻人对黄梅戏有所了解”。

  在视频发布并发酵了一段时间后,作为回应,央视电影频道通过抖音平台放出了原版黄梅戏片段,让大众感受原汁原味黄梅戏的魅力。事后,“小潘潘”在相应视频的评论区做出回应并道歉,删除原版视频并发布了流行唱腔版本的新视频。

  “小潘潘”在表演时采用的“一句虚,一句实”唱腔、疑似网红流水生产线的妆容造型和略显做作的姿态,引起了部分网友不适。网友争议的核心是:这种改编是弘扬还是侮辱传统文化?但无论大众是否喜欢“小潘潘”版黄梅戏,传统戏曲的改编尺度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事实上,无论是以何种形式为载体的传统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戏曲本身也不例外。国粹京剧是由乾隆晚期进京唱昆曲的安徽戏班融合了多种唱腔而成;建国初期业内本身也对很多传统戏曲进行了搜集、整理、删补、改编;黄梅戏名剧目《天仙配》在解放后改编中,增加了人物与剧情,使得情节更加充实,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与此同时,我们不愿承认的现实是:黄梅戏的发展土壤已经十分贫瘠。我们对中华传统节日、时令节气与庙会集会的意识正在逐渐淡薄,戏曲演出的机会与平台逐渐减少。此外,信息化时代的变迁促使人们的审美趣味与习惯发生了变化,人们更趋向于多元化、快节奏的艺术形式。不只是黄梅戏,大多数传统戏曲在吸引新一代受众的能力方面都显得极为乏力。

  如果人们仅是对无害于公序良俗的文艺作品展开超乎作品质量范畴的批斗,那么规范化、格式化、去庸俗化的评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会扼杀黄梅戏的生机活力与自我迭代更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好作品是需要经历时间沉淀的,在这个娱乐时代,打着创新旗帜却使原本的戏曲本体丧失的新作品,也会导致艺术风格变味甚至走上歧途。

  “小潘潘”被批评并不是因为她编改了黄梅戏的片段,而是因为为了迎合流量与市场,自主选择了魔改黄梅戏,使其显得过于媚俗。这场争论的确给予了黄梅戏一定的热度和关注度,但她的作品并没有很好地展现黄梅戏的精华与特色。

  在这次争议中我们意识到,如果传统戏曲只是一味地挥舞传统文化的大旗,延用不够吸引人的妆容扮相与服装,叙述发生于几百年前的大众烂熟于心的故事,那么无论是否有人魔改这些戏曲,它们注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风化、湮没于我国的文艺领域与历史进程。

  为促进戏曲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文件明确指出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支持戏曲剧本创作;支持戏曲演出;改善戏曲生产条件;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等。国家和政府对传统戏曲可谓是制定了全方位的扶持政策。

  传统不等于一尘不染,传统戏曲也并不是永不枯萎的树或者不会沉没的湖。传统戏曲想要实现“文艺复兴”不能仅依靠政策支持和媒体宣传,加入时代的元素,是几百年戏曲文化不断精进的必然之路。如同《江汉渔歌》唱词所言:虽然是潦倒江湖上,冷眼人还有热心肠。即便是“老传统”,也应具备文化宽容的能力,既写得下“阳春白雪”,又纳得住“下里巴人”,以清醒的头脑和热切的心肠去创作雅俗共赏的好作品,真正突破传统戏曲发展的瓶颈。

  文化和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不断传承然后变化和发展的。跨界、融合、改变得好,艺术就会焕发生机,杂糅得不好,艺术就会排异。艺术家的技艺水平与艺术功底是戏曲的根基,要实现真正的“枝繁叶茂”还需要汲取时代和文化发展的养分,以更包容的姿态去生产和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戏曲的破与立。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反思“小潘潘”魔改黄梅戏,传统戏曲怎样真正破与立

2021-09-23 08:17 来源:红网 刘馨雨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