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在即,为何有电商高挂“免战牌”?

2020年11月06日 07:59   来源:广州日报   练洪洋

  11月4日,距离“双11”只剩下一周时间,某电商平台在官方微博上宣布,退出“双11”大战。该平台在公告中称:“我们要退出的是这个鼓吹过度消费,为销售数字狂欢的‘双11’。”不过,同时宣传“为你们搞定了全年最大力度补贴”。

  即将迎来12岁生日的“双11”有多么深入人心?不久前,杭州一位妈妈晒出自己女儿所写的“神作文”,顿时萌翻全网,她女儿在作文中把“双11”当成“传统节日”。如果孩子小于12岁,一出生就有“双11”了,若论购物的疯狂程度,也不亚于任何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所以小学生把这个“人造节”误认为传统节日也不出奇。

  “双11”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用3组数字足以说明:201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16万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为10.63万亿元,全国最大电商平台“双11”的总成交额是2684亿元。“双11”的意义远不是一组数字能够囊括的。它对商业生态、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生活乃至“双循环”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林子大了,难免什么鸟都有,“双11”走到今天,恐怕也要“日省三身”。

  不知从何时开始,每当“双11”来临,各大电商平台像打了鸡血,用一波又一波的“洗脑式”营销手段狂轰滥炸,蛊惑人心的文字游戏、无孔不入的商业信号、不断刷新的营收数据……让整个电商平台都处于高度亢奋状态。有人说,推销灭火器的时候,要从放一把火开始。一些电商平台就是在“放火”,不断烧旺消费主义这把“火焰”,为过度消费“升温”。为何有些人后悔到“剁手”,甚至“刚下单就想退货”?就是被电商平台“双11”这把火烧昏了头,待购物热情一退却,悔意就如潮水般涌来。过度消费是非理性消费,对年轻人来说,是在透支甚至掏空未来。

  “双11”之弊不仅在此。不少商家极力将“双11”渲染成一个折扣低、省钱多、机会难得的购物良机,但并非所有商家都诚意“满格”,让人愉快“剁手”。泥沙俱下之际,大数据杀熟、虚假折扣、以次充好、擅自毁约、维权困难等问题随之浮出水面。“双11”购物潮过后,往往是投诉潮、维权潮,尴尬现实折射粗放生态。值得玩味的是,每当“双11”来临,中消协就会发声,提醒消费者提防促销套路。

  “明知是炒作也要支持”,这是一位网友在该电商平台公告下的一句跟帖,应该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双11”发展到了今天,随着新鲜感、神秘感不断消失,也应该回归到理性的轨道上来,不能因为商业载体的不同、销售方法的创新而减损商业服务质量、侵蚀消费者权益、助长过度消费。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双11”在即,为何有电商高挂“免战牌”?

2020-11-06 07:59 来源:广州日报 练洪洋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