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大节小节都成了洋文化的跑马场

2020年11月04日 08:12   来源:北京日报   郑宇飞

  过去一周是西方的“万圣周”,而在中国大中城市,“蹭节”的氛围也挺热。处处忽明忽暗的南瓜灯、怪异惊悚的妆容服饰、防不胜防的恶搞活动,让不少人感到不适和厌烦。对此,也有人认为,过这种洋节就是娱乐一把,不必上纲上线。

  这些年,从圣诞节、情人节,到复活节、万圣节,各类西方节日在中国颇有市场,而这些洋节热热闹闹的背后,多数都是商业因素推波助澜。商场餐厅借节做促销,培训机构借节搞活动,以洋节中的娱乐噱头搭台,吸引孩子和年轻人过来凑热闹。然而,这些西方节日,多数都有很深的历史宗教的色彩,与中国文化毫不搭界,凭空挪过来显得十分不伦不类。一些人逢洋节必过,“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甚至搞出身穿红军服装在“鬼怪”舞台上跳舞,涂抹血腥妆容乘坐公共交通之类闹剧,更让公众无法接受。各种洋节大行其道、“蹭节”不知不问就里的现象值得警惕。

  社会生活、家庭生活都是需要仪式感的,而节日恰是仪式感的一种载体。在时序节点中感受岁月流转,在古老习俗中体味悠悠传承,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植根于自身文化的传统节日,那也是共同精神家园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过节其实过的是一种文化。因此,无论是将醇厚的民族传统节日统统搞成了浅薄的购物节、吃喝节,自行透支了文化符号的意义,还是仅仅因为能标榜潮流、聚敛人气就把大大小小的洋节都拉来过一过,被商业裹挟着掀起无意义的狂欢,都是一种悲哀。

  除夕阖家团圆、除旧布新,清明踏青扫墓、慎终追远,端午龙舟竞渡、激越奋进,中秋节月下把酒、篱下赏菊……中国人有自己的节日,承载着文化认同,也融入了民族基因。应当思考的是,怎样把自己的节日过好,如何阐释其中的意蕴。近些年来,随着传统阐释与创意表达的不断磨合,故宫推出“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中秋嫦娥奔月妆”火遍社交媒体,北京多家博物馆开放七夕夜场……超越纯商业层面,契合当代人心意,这样的节日,才真正隽永有味。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莫让大节小节都成了洋文化的跑马场

2020-11-04 08:12 来源:北京日报 郑宇飞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