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文:“美国行长” 强势的美国与分化的拉美

2020年09月18日 08:06   来源:工人日报   金晓文

  近日,美洲开发银行投票产生了新任行长人选,由美国提名的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西半球事务高级主管毛里西奥·克拉韦尔-卡罗内成功当选。这是该行自1959年创立以来首次由非拉美国家的人士担任行长,引起国际社会的一片哗然。

  实际上,在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提名卡罗内为该行行长时,就已经遭到一些拉美国家政要的反对。

  包括巴西前总统卡多佐、智利前总统拉戈斯、乌拉圭前总统桑吉内蒂、哥伦比亚前总统桑托斯、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内的多国政要联名批评美国的这一举动,认为这是对拉美国家的不尊重。

  但是,根据美洲开发银行行长的选举规则,只要获得该行超过50%的投票权,以及美洲地区28个成员国中至少15个国家的支持即可当选。

  而美国控制了该行超过30%的投票权,再加上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牙买加等国家的支持,要想获得简单多数并非难事。面对美国的强大压力,美洲开发银行最终迎来了一位“美国行长”。

  对于这一打破惯例的举动,卡罗内及美国方面的解释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当前拉美地区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困境,由美国人领导该机构能够给拉美创造更多的机遇与繁荣;二是美洲开发银行自创立以来行长任职年限过长,总共四位行长平均任期都在15年左右,导致该行缺乏生气。卡罗内为此表示仅会担任五年的行长。

  不过,外界却普遍将美国的这一行径解读为“门罗主义”,认为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试图通过金融手段加强对拉美国家的控制,并削弱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事实上,在特朗普就任总统后,美国政府就始终奉行着一种对拉方针: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强化了对古巴、委内瑞拉、尼加拉瓜等意识形态向左的拉美国家的干预;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多次要求拉美国家谨慎对待来自中国的投资。卡罗内也曾在采访中颠倒黑白地表示,对于中国的依赖只会使拉美陷入“依附、债务与腐败”中,因此应当加强同美国的合作。

  很大程度上,卡罗内的当选只是特朗普政府对拉政策的一种延续,并进一步强化了美国对拉美的“后院”意识。

  此外,近年来拉美地区内部的分化也为“美国行长”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去年3月,自封为委内瑞拉“临时总统”的瓜伊多任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里卡多·豪斯曼为该国驻美洲开发银行的新任常驻代表,遭到墨西哥、乌拉圭、玻利维亚等国家的反对。尽管在美国的操弄下这一任命很快获得了美洲开发银行的认可,但因意识形态差异导致的拉美国家内部分歧并未得到弥合。

  而在刚刚结束的美洲开发银行行长换届选举中,以阿根廷为首的部分拉美国家又站在了巴西、哥伦比亚等美国盟友的对立面。

  除了美国的强势介入外,拉美国家此次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对该机构领导权的争夺。在美洲开发银行内部,除美国掌控着最大的投票权份额外,阿根廷和巴西均拥有第二大投票权份额。在卡罗内获得美国提名前,阿根廷和巴西也正在争夺该行的行长职务。一定意义上,巴西对于卡罗内第一时间的支持也被认为是希望获取副行长的职位,以获取有利的内部地位。

  二是对潜在资源的觊觎。在卡罗内竞选行长期间,他提出了三大核心战略,其中之一就是推动将美国在亚洲地区300-500亿美元的投资重返美洲国家,这也赢得了哥伦比亚等国家的关注。正是由于拉美国家盘算着自身的利益诉求,才使美国有了更多的运作空间,美洲开发银行由拉美人领导的惯例被迫宣告结束。

  然而,“美国行长”所能带给拉美的或许并非是承诺的机遇与繁荣。面对美国国内日益加剧的政治斗争,作为特朗普提名的候选人,卡罗内能够实现多少竞选时的主张、将更多的美国资金注入美洲开发银行已经让外界产生了怀疑。

  而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拉美国家想要保持中立态度、吸收各国资本以促进本地区的发展也变得愈发困难。在新冠疫情依然肆虐、拉美地区陷入经济衰退的今天,又有多少国家能够承受得起资本上的“选边站队”?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墨西哥独裁者迪亚斯在哀叹本国的命运时曾经表示“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也成为拉美国家的现实与困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金晓文:“美国行长” 强势的美国与分化的拉美

2020-09-18 08:06 来源:工人日报 金晓文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