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北大考古专业的钟芳蓉,赞美之下也需宽容

2020年09月01日 07:57   来源:钱江晚报   项向荣

  据新京报报道,高考总分676分的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今天即将到北大考古专业报到。8月31日,钟芳蓉与一名同样被北大录取的高中同学一同前往北京。

  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清华和北大争抢钟芳蓉,她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北大“冷门”专业:考古。很多网友炸了锅,认为这是浪费考分,纷纷教育她:“孩子,还是选一个好就业、赚钱多的专业改变家族命运吧?”甚至有的因此抨击女孩的成长环境:“一个小地方的留守儿童,啥都不知道,真的会乱填志愿。”

  的确,钟芳蓉选择考古专业只用了几分钟,但那不是乱填的,那是她一直以来的理想。理想不能以金钱来衡量。

  作为一个农村留守儿童,钟芳蓉能健康成长、考上名校,选择自己理想的专业,非常难得。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虽然培养了他们坚韧的个性,但很多方面比别人起点要低,比如,缺少足够的物质条件去开阔眼界,了解这个世界。在钟芳蓉们终日埋头苦学时,城里孩子在父母的引领下周游四海,增加阅历,为未来人生带来了更多元的可能性。

  那么,随着钟芳蓉走进大城市,接触到更多的社会现实和新领域,会不会产生其他专业选择呢?这是非常有可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可是,如今她就是想在大学转专业都不现实了。自从钟芳蓉报考考古专业的消息传出来后,钟芳蓉成为考古圈名副其实的“团宠”,许多媒体尤其是一些自媒体的狂轰滥炸更使她成为了名人。社会各界的关注,已经把她抬到无法转身的高度。有句老话怎么说的,人怕出名猪怕壮。

  媒体也报道过同样是留守儿童、同样考进北大的刘勇。报考时,他觉得兴趣最重要,但读了大学发现“还是需要一些经济基础”,如果做研究,可能一辈子也买不起北京一套房。上大学后,他发现处处都需要表达和社交这个“核心能力”,人缘好也能带来便利,但是留守儿童的经历,让他对于表达、社交这一块非常薄弱。特别是做博士后,直接去找工作很容易碰壁,有熟人推荐就会好很多。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摇摆,犹豫是否继续从事科研。

  我不知道钟芳蓉以后会不会有类似刘勇这样的彷徨与纠结,我丝毫不怀疑这个优秀的孩子不会不遵循内心的选择。我担心的是,我们会不会容忍她根据自己不同时期的成长轨迹,来调整自己的理想?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们应当持宽容态度。

  当然,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推测,因为钟芳蓉一直坚定表示要以樊锦诗为榜样,如此是她的幸事,也是考古界的幸事。但愿钟芳蓉跟其他孩子一样拥有诗与远方,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遵从内心的选择,永远是她的权利。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选择北大考古专业的钟芳蓉,赞美之下也需宽容

2020-09-01 07:57 来源:钱江晚报 项向荣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