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上职称就赋闲”怎么破?

2020年06月05日 08:00   来源:光明网   李一陵

  在中小学,评上高级职称后,有人很快改教副科或转到管理岗位;在高校,评上教授后,有人10年不写一篇文章……最近,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在部分学校、科研院所,不少人为了评职称拼尽全力,一旦评上,受种种因素影响,出现懈怠情况。

  当初为了评上更高一级的职称,想尽一切办法,甚至不惜用造假蹭奖的方式提高评上职称的筹码和机会,盖因为职称背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和实惠。不仅是收入,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等各类福利待遇或多或少与职称高低挂钩,甚至课题申报、论文发表等也与职称高低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一旦“多年媳妇熬成婆”,就放下了追求,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态,在教学、科研上拈轻怕重,或者不再做教学工作,或者即便在一线教学岗位却放弃了对工作的要求,应付了事。

  这种状况,不仅仅是教师本人经验、才华的浪费,也是对职称资源的浪费,更会形成一种不良的教学科研导向,误导年轻的教师、研究者以功利化地追求高职称为目标,而放弃对教学、科研进步的真正追求和探索。

  另一方面,由于高级职称指标紧缺,部分年轻人看不到竞争希望,也失去了奋斗的动力。这同样不利于激发教师、科研人员的潜力,让年轻人保持科研热情和教学积极性。

  因而,不管是评上的缺干劲,还是没评上的缺冲劲,都不是健康的生态,亟待破局之举。

  客观来说,追求舒适轻松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是人性使然。青年大学生容易懈怠,作为师者的教授、副教授同样如此,尤其是人到中年,还会受限于家庭、身体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学术研究本就是一种艰辛的探索,需要有坐冷板凳的坚守,并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取得成就,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走这条艰深的路。而做好教学工作,尤其在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被打破的当下,上一堂有营养的好课、金课,同样需要不小的投入。因此,如果没有科学的机制对个中付出进行匹配及调整,就难以避免有些经验丰富者在达到一定地位后放弃对科研和教学的追求,也难以激发后来者的拼劲、干劲。

  教师职称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标志。高级职称难评的一个症结点在于指标太少,而指标并非基于教师整体的能力和水平状态,而是依据各级岗位的比例来设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能否评上职称与评聘时的指标关系更大,不完全基于自身能力和水平的考量。而且,教师能力、水平、经验逐年提升,但是指标的变动却几乎静态不变,更加剧了职称难评的状况。因此,迫切需要改变指标设定机制,调整僵化的指标限制,赋予基层更大的自主权,让更多有能力的教师拥有向上评聘的希望。

  另一方面,对于评上高级职称便懈怠的情况,同样需要改革职称评聘机制。改革分配机制,淡化职称与福利待遇之间的挂钩关系,改变待遇是“高级”的,但工作却可以是中级的甚至初级的状况,才能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成为常态,从而打破职称聘任制度“终身制”。此外,要通过扩大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引导学校制定科学而公正的奖励和惩戒机制。对那些不负责任、精神懈怠、工作不力的高职称者“降职”,让真正干事的人享受应有的待遇和荣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级职称者失去冲劲,其实也与他们达到人才评价体系的天花板,没有了上升空间,从而失去继续往前走的目标有关。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克服唯论文、唯帽子等倾向,用多元化的标准评价专业人才,抬高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让他们有更多元的获得感、成就感。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评上职称就赋闲”怎么破?

2020-06-05 08:00 来源:光明网 李一陵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