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信息化改变的是什么?

2020年06月05日 07: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杨晨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2020)》。报告指出,去年人民法院电子卷宗深度应用加快构建智慧审判运行模式,电子诉讼的发展和普及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法官传统的办案形式,智能庭审为法官办案提供更多智能化支持,审判信息的内外联通大幅提升了审判效率,审判辅助办案机制有效减轻了事务性工作。

  2017年8月18日,作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家专业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它依托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起诉、立案、举证、开庭、裁判、执行全流程在线化,进而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一年后,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相继成立。如今,三家互联网法院运转平稳、备受好评,在中国司法改革乃至世界司法改革历史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司法审判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只是依靠互联网法院。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所提到的“六朵金花”,也就是电子卷宗、电子诉讼、智能庭审、审判信息内外联通、审判辅助办案机制,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审判模式,也改变了传统的办案形式。同样的人员,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效率也随之大幅提升。

  十多年前上映的电影《马背上的法庭》,被法律人至今津津乐道。这部电影没有什么宏大叙事,只是讲述了一个云南山区基层法官老冯的故事。由于条件有限,老冯骑着马驮着国徽,翻山越岭给山民们断案。7天走了3个寨子,判决了5桩鸡毛蒜皮的家务事后,却不幸因疲劳过度坠崖身亡。诚然,这部影片想要张扬的,是司法为民的精神,却也反映出司法深入基层的艰辛。技术的力量,也是改变命运的力量。如果法院信息化建设足够发达,那么老冯也不会如此辛苦,甚至因公殉职。

  司法信息化建设,不仅带来效率和便捷,更带来前所未有的司法公开。2013年11月21日,最高法开通首个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形成一个涵盖全国31个省级法院及150余个地方中级法院的庞大微博群。由此,我国法院司法公开步入“微”时代。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中国裁判文书网、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查询网等公开平台陆续上线,为社会公众及时、全面、便捷地了解监督司法提供了有力保障。

  法院未来会变成什么样?或许谁都无法预料。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司法的形态、内涵、价值,而我们正有幸身处这股时代变革的潮流中。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法院信息化改变的是什么?

2020-06-05 07: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杨晨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