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电动车要从“供给侧”入手

2020年05月28日 06:21   来源:广州日报   杨博

  电动车头盔一路热销,引发一轮话题发酵。人们开始从头盔的价格波动,瞥向电动车背后的治理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合理分配路权,让电动自行车“有路可走”;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三水分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孙建国认为,应立法将驾乘人员佩戴头盔纳入法规、政府规章等文件强制性条款;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卫视首席主播席文则呼吁,尽快制定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强制性国家标准……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这一系列密集发声,揭开了城市交通管理令人尴尬的一个事实。电动车在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却带来了诸多管理难题。据工信部数据,2018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同年,全国小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2亿辆。与猛增的保有量形成对照的是,2013至2017年间,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肇事致人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万起,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年均上升8.6%和13.5%。

  解决之道何在?治理不等于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需要系统考量、全面监管、综合施策。张天任指出,目前绝大部分城市的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共同设置,还有的城市道路甚至连非机动车道都没有,造成电动车、自行车、行人共用道路,刮碰事故难免。所以,治理之策,一曰分配路权,增加交通供给。城市交通过于倚重机动车,会加剧各种“城市病”。更何况,对广大物流配送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工薪阶层来说,骑乘电动车往往是他们的出行首选。城市管理者可以把落实电动车路权,系统化地纳入到“改善城市慢行环境”的考量中去。因为,交通运行不仅要讲效率,更要讲质量。这首先是一个转变理念的问题。

  二曰完善制度,督促人人守法。治理电动车,难在监管乏力、执法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标准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譬如,像席文所说的,由于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车头盔行业存在低价低质竞争乱象,监管人员无法判断产品合格与否;像孙建国所建议的,要明确老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年龄上限,把驾乘人员佩戴头盔以强制性条款的形式纳入法规、规章约束范围;或者,是否要考虑通过统一上牌,让电动车全部纳入“身份”管理。总之,加强法律监管势在必行。

  所以,既要让电动车有路可走,又要让它行得安全、走得放心。这才是治理电动车的必由之路。过去,我们治理电动车的注意力往往聚焦在执法上,比如打击违法生产和销售、查处违法驾驶。现在,恐怕我们要更多聚焦在供给侧上来破解问题,优化配置道路资源,平衡交通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提升法治化管理的水平。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治理电动车要从“供给侧”入手

2020-05-28 06:21 来源:广州日报 杨博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