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爸爸盼回来了”诠释父教不能缺位

2020年04月17日 15:36   来源:东方网   路可玫

  4月15日,我市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2名队员回家,解亚军的两个女儿一见到爸爸,便冲上去给爸爸献花,抱着爸爸诉说着她们的思念。“终于把爸爸盼回来了,后天我就要上学了,所以明天想要爸爸陪我出去玩,只要有爸爸在,去哪里都好。爸爸不仅是我的爸爸,还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解亚军的大女儿解欣妤说。(4月16日的东方网)

  “终于把爸爸盼回来了”,既是女儿对爸爸的思念,也是一种“你再不陪,我就长大了”的渴求影射。

  虽说爸爸是在驰援湖北,救死扶伤,是全国人民眼中和心底的“英雄”。而这种身份、形象和内含价值与意义,对儿童孩子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她们总期盼爸爸永远留在自己身边,陪自己长大。

  这种事例并非个别,在疫情防控期间,几乎似一种现象。比如,有个3岁的儿子用稚嫩的声音问道:“爸爸,你什么时候能够回家,我好想你!”还有榆林市的5岁的儿子拉着民警爸爸的手说:“爸爸,你不要走,上车,上车,我不要你走,你几天都没见我了……”甚至在山东滨州,两个多月没有见到爸爸的4岁儿子,一见到从驰援湖北归来的爸爸就送上一份特别厚礼——用玩具手铐把爸爸铐上,让爸爸永远不能离开。等等这些故事,不是童言无忌,又胜过童言无忌。虽是孩子的一份之爱,却是爸爸的一种内疚;虽是孩子的一份情,却是爸爸的一种心寒;虽是孩子的一份念,却是爸爸的一种抱歉。虽然在疫情防控的时期,爸爸们需要舍小家顾大家,但是“终于把爸爸盼回来了”、“爸爸,我好想你”,“爸爸,你不要走”,甚至给爸爸“戴手铐”,都喊出了孩子们的心声。这从家教方面讲,诠释了父教不能缺位的重要性与现实性。

  记得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曾说过:“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父亲有很多教育与社会化的功能,能给孩子带来勇敢、冒险、拼搏、担当、坚毅、果敢、独立等优良品质,并且能在自我控制、自我创新、成就感等形成与培养上起到榜样作用,父教不能缺失。毕竟,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不仅是父亲口袋里钞票换来的礼物,还有父亲对孩子的品德、人格和精神的带动与影响。

  美国密执安大学科研所人员调查发现,与父亲接触多的孩子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生活独立感和学习自信心具有优势。如果父子父女关系比较消极,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及学习能力产生负性影响。根据国家贫困儿童研究中心的报告,没有享受父教的男生比享受过父教的男生逃学的可能性增加一倍,犯罪的可能性大两倍,长大后需接受心理治疗的可能性增加3倍。从这个角度上讲,父亲们要厘清自己以往不良认识,多承担一些家教责任,多陪伴孩子,让父教回归本位,为孩子的成长“补钙”。

  当然,想让父教归位,仅靠家庭成员报怨与呼唤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都来重视父教。比如,出台优惠政策,放“父亲假”,让父亲有时间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等,真正让父教不能缺位家喻户晓,从而让孩子能够享受满满的父教。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终于把爸爸盼回来了”诠释父教不能缺位

2020-04-17 15:36 来源:东方网 路可玫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