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教育进入每个村庄是乡村振兴的扎根工程

2019年12月27日 11:14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谭英

  谭     英

  [摘 要] 乡村是我们回归自然、回归教育本质、回归绿色农业的地方。民心向往与国家需要是振兴乡村教育事业的基本动力。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优质幼小教育进入乡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既是儿童快乐成长的家园,又是兴办幼小教育、让社会重生最便捷的沃土。优质幼小教育是乡村社会复苏的根本,其进入每一个乡村是新时代乡村兴旺、城乡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扎根工程。

  [关键词] 优质;乡村;幼小教育;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衰,则国衰。人才培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乡村振兴首先必须做好人才培养工作。2019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任务中,提出要“加强农村儿童健康改善和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同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办好教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心。当前乡村教育的关键在于幼小教育,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让优秀幼小教育进入到每个乡村,在广大乡村普遍扎根、发芽、开花与结果。

  一、我国乡村教育的基础与基本现状

  (一) 我国乡村教育的基础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这与自古以来先人们高度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从先秦时期周公、孔孟、黄老庄的教育思想,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中国教育举世闻名。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兴起。中华民族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进程中,曾有过衣食无忧、路不拾遗、孝悌传家、耕读养心的理想时期,也品味过食不果腹、教育无序、文化丧失的阶段。中国教育也随着历史演进,不断探索与改革创新,得以持续进步。

  从先秦到清末约3000年的历史演进中,我国城乡间在教育体制与教育内容上差别很小,从官学到私学基本为“无差别的统一”[1]。城乡基础教育主要由私学完成,即中国古代小学(幼小初)教育主要在乡村私塾或家学中完成,官学或私学内容均依据“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及《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等兼容德、智、体、美、劳内容,乡村广布蒙学,也大量存在有如今日大学的书院。蒙学注重日常行为规范培养,书院则重视耕读结合。乡村蒙学与书院均重视自然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民俗教育、礼乐教化、家风传承等,以达到修身养性、扬善抑恶、化民成俗目的。私学积累的蒙学经验往往应用于官学。两者间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2]

  (二) 我国乡村幼小教育近期发展的波折

  近40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乡村教育遭遇到新的问题与挑战。农民涌向城市,乡村幼小教育弱化。许多家庭为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到城镇租房或买房定居,导致城镇小学、初中出现大班拥挤现象。进入城镇读书的孩子有的学习成绩平平,有的德育上滞后,出现不孝敬父母、自私冷漠等现象。严峻的现实使人们开始反思教育问题。钱穆曾指出:“今天,我们东方人的教育,第一大错误,是在一意模仿西方,抄袭西方。不知道每一国家每一民族的教育,必该有自己的一套。这不是说要我们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也不是要我们不懂得学别人长处。”[3]完全西化的办学思路导致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丧失,教学内容趋城市化,以乡村生活为基础的城乡“无差别的统一”教育被打破,变得越来越疏离教书育人的本质。

  近百年我国乡村教育研究工作基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30、40年代到70年代,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等教育家的乡村教育成果及其启示。陶行知说:“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农业与教育携手,在劳力上劳心”。[4]梁漱溟针对清末废科举、兴学校、重职业教育、轻人文精神培育问题提出广义教育思想,“教育即乡村建设,以教育促进文化改造(中西文化结合),乡治和村治以中为本、西为用的教育思想解决中国问题。”[5]晏阳初目睹资本主义对华工的侮辱与蹂躏,提出乡村平民教育、扫盲和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思想。

  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90年代到现阶段,研究者讨论主题转向农村教育缺乏资金问题[6],撤点并校带给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隔离问题[7],以及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等[8]。2001年,为确保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实现,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国务院出台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文件,提出“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其出发点为解决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该政策实施结果使乡镇办学条件有所改善,解决了部分农民工子女进城教育问题,同时也出现了乡村教育萎缩、农民外流增多、留守儿童规模增长的现象。2012 年 9 月,国务院下发文件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但因没有恢复性措施跟进,乡村学校少、乡村教师资源匮乏、儿童辍学率高、儿童成长道德风险增加等问题依然存在。2012-2016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总体虽呈减少趋势,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仍然有1726.29万人[9]。这类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由祖父母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其入学率低。因乡村学校大量缩减,学校生源布局呈现“城满、乡弱、村空”趋势,城区出现超大班额和巨型学校[10]。“撤点并校”没有系统解决我国城乡互动中出现的教育问题,加之乡村学校撤点并校造成的乡村 “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内心封闭、行为孤僻、情感冷漠、脾气暴躁、犯罪率增加等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乡村幼小教育问题。

  (三)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基本态势

  教育是保证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培养孩子是家庭的重中之重。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称,2016年全国共有教学点9.84万个,较2012年增加2.86万个,增长了40.97%。其中,乡村教学点有8.68万所,较2012年增加了2.43万所,占教学点总数的88.21%。该报告称乡村教学点数量持续增加,小规模学校有所发展,占比稳定。研究结果显示,进城读书学生平均年花费为4354.44元;乡村进城小学生语数外成绩高于未进城学生,低于县城(或乡镇)当地学生;乡村进城初中生语数外成绩既低于县城学生,也低于乡村学生;乡村进城初中生感知到的教师关心程度差,对县城或乡镇学校的适应感差,期望离开所在学校的比例高;近八成的乡村学生家长表示,若乡村教育质量和城市教育质量相同,会选择子女留在乡村学校读书。[11]报告显示出我国乡村教育在发展,同时也表明继续发展的任务艰巨。

  2017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发起,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积累效应显现,逆城市化趋势初现端倪,出现了部分退休人员告老还乡,参与乡村建设的新现象。有的爷爷奶奶,甚至年轻妈妈毅然带着孩子到乡村幼儿园和小学陪学。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从娃娃抓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2]。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乡村产业稳步发展,我国正迎来人口由城市向乡村回流,进而形成城乡双向流动的动态局面。乡村幼小教育复兴的大势正在形成。

  二、我国乡村优秀幼小教育的前沿探索工作

  (一) 近现代史上教育先驱者的探索

  晏阳初、梁漱溟与陶行知一致认为,改变旧中国落后面貌首要的是教育,“人的改造”工作是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根本;主张教育要从乡村入手,从培养新民(新农人)入手,教育(小学教育、民众教育、职业教育、中等教育)须发端于乡村,在乡村中保留着文化的基础;认为教育即乡村建设,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在于整个中国的建设。比较而言,晏阳初与梁漱溟更多地关注乡村青年和成年人教育,陶行知则侧重乡村儿童教育,他把对民族、对人民的热爱和希望,凝结为对儿童、对民族未来的热爱和希望。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造,致力于中国乡村教育,为中国教育寻找出路。陶行知认为,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师手里,乡村小学教育是关系到家运、国运的大事。陶行知反对“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13]。他欣赏孔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启发式教育方法,主张教学相长,生活即教育,学校的教育要和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相结合;提出“教育与农业携手”,使“乡村变成西天乐园,农民都变成快乐的活神仙”。

  在教学方法方面,陶行知认为老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培养学生自学自得的能力和独立的工作能力。他提倡“教学做合一”,把西方和中国传统教育由以书本为中心,以文化为中心,转移到以做为中心,以实际生活为中心,手脑并用,劳力与劳心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强调儿童直接经验之重要意义。他提出了著名的“接知与接枝说”,即“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体部分。必须以个人的经验来吸收人类的全体经验。”[14]

  他认为儿童生活不是孤立的,而是环境中的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要让学生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15]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儿童观和对待儿童的态度。教育工作者要做到“言行一致,自化化人”,教育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育先驱者们的教育思想对新中国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当今中国教育改革也有着重要指导价值。

  (二) 近年来华夏“三亲”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当伴随工业文明出现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交通拥挤、社会治安等问题日益严峻时,生态文明新时代悄然而至。由城市向郊区与乡村流动的“逆城市化”进程逐渐显现。一个又一个、一群又一群向往田园生活、向往乡村艺术、回乡创业的青年及农民工陆续回到家乡, 一批有识之士、教育工作者、生态建设者踏上了乡村幼小教育实践与探索的征程。

  2014年伊始,一批热心乡村儿童教育的教授专家及社会爱心人士联合发起华夏“三亲”启蒙教育项目,针对乡村留守儿童面临失管、失教问题,应试教育体系去传统、去乡村以及民族自信缺乏等问题,在北京永青农村发展基金会支持下,进行了实践与探索。5年多来,项目组在传承汲取中国古代礼乐启蒙教化之精华、秉承陶行知乡村平民教育理念、借鉴现代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集“德慧艺、身心灵”一体、开发全脑智慧、面向未来的“三亲”启蒙教育新模式。即以孝道为根的“亲情”教育,培养儿童感恩之心,让儿童扎下做人之根;以仁德为本的“亲乡土”教育,培养儿童仁爱之心,种下爱家爱国的种子;以开慧为务的“亲自然”教育,培养儿童好奇之心和敬畏心,形成全脑思维的德慧艺全能人才。项目组提出乡村是儿童“身心灵一体”的健康教育、幸福教育的天堂,大自然是儿童开慧教育的第一老师和课堂。

  围绕“亲情、亲自然、亲乡土”三大理念,项目组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儿童的教育方式,已形成相对固定并具有当地特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亲情”系列课程中的《经典启蒙》《行为养正》《礼乐艺养》等课程,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善心、立志、良好行为习惯和规范。“亲自然”系列课程包括《自然开慧》《四季农耕》(食育养生教育)等课程,根据四季节律的变化安排教学,使儿童充分感知自然、认识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和能量。“亲乡土”系列课程中的《心灵手巧》 《乡音乡味乡俗》等课程,让孩子们从小感受乡音、乡味、乡风、乡俗,使孩子们懂得感恩,感恩赋予我们生命的母亲,感恩哺育我们成长的土地。这些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德树人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运用到日常生活教育中,同时结合新时期特点和教育规律,实现了“六个结合”,即师教与家教相结合,学校与社区教育结合,课堂与自然教育结合,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中国与西方优质启蒙教育结合,将德智体美劳教学目标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当代教育所面临的难题。实践中形成的教学“八心法”诸如“以善心与儿童相通,以敬语与儿童交流,以上行教儿童下效,以母爱陪儿童成长,以忌语护儿童心灵,以底线让儿童知礼,以不语观儿童自乐,以平等让儿童共进”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及教育部、高校等乡村教育专家的重视和肯定。目前,该项目已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5个乡村幼儿教学试点。2018年进一步启动了乡村小教育实践项目,探讨将经典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的模式。项目组还开始了乡村幼小学教育与耕读大学相互配合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索。

  “三亲”教育愿景有二:其一,让乡村儿童得到礼乐启蒙的幸福教育;让乡村儿童得到成本最低的平民教育;让乡村儿童得到面向未来的全脑教育。其二,让乡村教育成为乡村文明复兴之魂,让乡村文明复兴获得精气神;让乡村教育成为连接城乡、通向未来之桥,让古老的乡村成为生态、文明、幸福、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三、优质幼小教育普遍进入每个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扎根工程

  (一) 乡村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

  乡村是距离天地最近的地方,乡村是打开儿童智慧的金钥匙,乡村是培育孩童厚德、开慧、学艺的广阔天地。孩子们一出门就能观察天地,可以感知乌云接落日的气象学,可以观察到植物、虫草的生态学,观赏到乡村古建筑的艺术学、动力学、摩擦学和人文学。孩童陪父母下地,可以学习和感悟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庄稼生长的规律。进门可以帮父母做家务、做农活,或与弟妹、哥姐玩耍,或跟着爷爷奶奶学唱戏、学手艺。

  老师们带孩子爬山或去农耕园进行自然观察,孩子们开心地奔跑在山间的花草丛中和绿树下,采集花草种子;在农耕园地边观察小动物的嬉戏,观察每一个植物生长的过程,回到教室再将在大自然中观察到的景象,安静地画在纸上。做“三亲”教育的老师感言:“只有乡村才能让孩子的自性充分地展现;不是乡村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乡村。”

  (二)优质幼小教育是乡村社会复苏的根本

  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幸福五个目标,核心是人的建设。中国民众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家家望子成龙。因此,唯有优质幼小教育才能吸引在外打工的妈妈爸爸回到乡村,安心乡村建设。

  优质的幼小教育主要指对12岁以下儿童成长关键期进行以“育德养正”为目标,以“亲情、亲自然、亲乡土”为内容,以遵循儿童天性和教育规律的教导方式,进行“修德、开慧、学艺”“身心灵”一体的全脑教育体系。《说文解字》中解读“教”字为:上所施下所效也,长善而救其失者;“育”字为: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合在一起的意义为通过长辈言传身教,使孩子本性中的善与日增长、恶与日消亡,努力成为修己安人、德才兼备的人才。

  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于人一生的品格塑造起着决定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十分重视蒙童时期的德育启蒙教育,“蒙以养正,圣功也”,其意为在孩子懵懂时期,就应把纯善纯美、纯正无邪的品德与善言善行悉心传递,这是造就圣人的路。童蒙养正就是教人做人的教育,如劳动应对的生活教育,接人待物的礼乐规矩教育,遵循自然的生命教育、因果教育和智慧教育等。道德教育应该是生活教育。“三亲”教育项目组认为,教育是自悟的教育,小学教育结束后,可扎下圣贤之根,达到教育小成,孩子有能力驾驭和控制自己的言行。

  乡村是适合孩子修德、开慧、学艺,扎下做人之根、爱国之根的沃土,基础不牢固很难起高楼。如同乡村是城市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基础的基础,教育亦如此。没有良好、扎实的幼小教育,人很难成大器。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兴德之根本在于教育。

  在乡村兴办幼小学堂,不需要盖豪华校舍。优质的教育体制进乡村胜于大兴土木的建设。许多空余宅院稍加修整,即可成为孩子读书的课堂,一把木棍、一团泥土就是孩子们的玩具。只要有爱心、有耐心、有志于从事蒙学教育的人,经过培训就可胜任蒙学的教学工作。德育是教人向上向善的根本之学,老师修养和德行非常重要,能够根据不同孩子的本性教导孩子,并用自己充满爱心、敬心、真心、耐心的言行影响孩子就是在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乡村兴办优质幼小教育成本低,收益大。

  (三)将优质幼小教育分布到每个乡村可为乡村振兴打牢基础

  1949-1978年,我国幼小教育经历了传统与现代教育结合的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当前,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重要时期,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伟大战略。我国乡村建设面临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城乡融通、中外融通、古今融通的浪潮推动着人类文明从经验型向智慧型发展。我们应总结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更加重视乡村优质幼小教育。

  孩子牵动着家庭,家庭构成了乡村。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优质幼小教育进乡村,不仅可以激活乡村中的每个细胞,使老树发新芽,其命维新,也可使孩子和家长享受到大自然带给人们的温暖和力量。当务之急是配合乡村振兴战略,动员社会力量,优先安排优质幼小教育系统地回归到每个乡村,为即将到来的乡村建设高潮扎下根来,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探索建设符合生态文明时代的乡村幼小教育的光明大道。

  四、当前乡村优质幼小教育建设实践思路

  (一)制定优秀幼小教育回归乡村工作的实施规划

  优质幼小教育是推动乡村健康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的扎根工程与第一社会动力工程。从农业文明转变为工业文明是一场革命,从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是一场更深刻的革命。乡村振兴是完成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变革的重要战略板块,没有欣欣向荣的乡村,便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的牢固基础。在每一个乡村建立优质幼小教育就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根本举措与扎根工程。

  我们要在刚刚熟悉了工业文明套路的社会系统中,让热情高涨着的人们冷静下来,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转向生态文明建设,将乡村教育当作战略基石来建设。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优秀幼小教育回归乡村的建设难度,在统一建设战略思想的基础上,认真制定战略计划与实施行动规划,以此为依据,有计划地一步步完成建设任务。

  (二)完善 “三亲”教育实践模式与指导理论

  2014年以来,“三亲”教育项目通过融通中外传统与现代教育优秀思想和方法,形成了晴耕雨读、德慧艺同修的办学模式,初见成效。面对全国广大乡村地区的巨大需求,应尽快将比较成熟的实践成果诸如与三大理念对应的系列课程教材、教学案例、教学大纲、教师自修手册、家长教子案例、乡土游戏手册等整理出版。要在不断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素质的同时,加大幼儿教师培养的力度,如与师范院校合作,将“三亲”教育的理念与课程体系融入到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为中小幼学校培养骨干教师,开发和提供一批优质培训课程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媒体技术开设线上微课和线下培训,增大培训规模。要在亲情、亲自然、亲乡土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年龄层,进一步挖掘古今中外先进教育理论,并结合乡土文化及绿色农业特色,开发出或创新性转化出一批有时代特点、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蒙学课程和耕读大学课程,使其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丰富起来。分区域、分类型,有计划、系统地布置幼儿、小学、甚至更高程度优秀乡村教育建设工作,建立一批优秀的乡村幼小教育工程建设的示范典型。

  (三)立足国情,创造条件,吸纳各方爱故乡、爱乡村人士回村参与乡村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

  以教育部门为主导,其他部门配合,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其中包括提供财政支持,为退休领导干部、退休知识分子、退伍军人、优秀企业家、国际友人及其他人才参与公立学校或创办私立学校提供便利条件。对于带孩子回乡村参加幼小教育的家庭,村级管理部门应提供优惠条件予以支持。对致力于进行深造的青年,应根据综合能力情况进行系统考核,使其稳步成长成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建设任务,未来乡村振兴的人才只能依靠我们自己一步一步完成培养。要努力将乡村当作学校,民众当作教师,培养出千千万万生态文明时代的优秀建设者。

  [  参  考  文  献  ]

  [1] 苏刚. 城乡教育一体化: 从“二元对抗”走向“有差别的统一”. 上海教育科研[J],2013(10).

  [2] 毛礼锐,沈灌群. 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101-125.

  [3] 钱穆. 中国教育最大的错误 就是一意模仿西方[EB/OL]. (2018-11-11)

  [2019-6-20]http://edu.163.com/18/1111/06/E0AEO5A800297VGM.html.

  [4] 毛礼锐,沈灌群. 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675-676.

  [5] 梁漱溟.社会教育与乡村建设之合流. 梁漱溟教育论文集[A]. 开明书店,1964:191-194.

  [6] 韩云.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几个问题.教育与经济[J].1986(4).

  [7] 蔡志良,孔令新. 撤点并校运动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

  [8] 朱启臻,田牧野. 农村教育公平实践的尴尬[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9] [11]邬志辉.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EB/OL].(2017-12-27)[2019-6-15]http://www.jyb.cn/zgjsb/201712/t20171228_915238.html.

  [10]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EB/OL].(2013-11)[2019-6-15]http://www.doc88.com/p-7374285523085.html.

  [12] 新华社评论员. 抓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EB/OL]. [2019-6-16]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3/19/c_1124250597.htm.

  [13][15]陶行知.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43-306.

  [14]陶行知.伪知识阶级.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65.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幼小教育进入每个村庄是乡村振兴的扎根工程

2019-12-27 11:14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