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卡消费乱象呼唤立法规制

2019年12月25日 07:36   来源:法制日报   潘铎印

  一些商家不断透支消费者的信任,一些不法经营者借办卡之名敛财诈骗、携款跑路,以致公众戏谑地称预付卡为“圈钱卡”“吞钱卡”

  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广东深圳的金女士去年在小区遇到赛乐威健身房推销人员,声称小区马上开分店,交了6000元办了5年的卡,没想到,健身房不开了,但交的钱居然不能退。该健身房工作人员称:“我也不知道你应该去找谁,你就算去法院告也好,我们也没办法。”预付式消费的维权困境,引来公众关注和热议。

  生活中,不少人口袋里可能会有好几张预付式消费卡,如健身卡、理发卡、旅游卡、餐饮卡等,这种预付卡就是先为某项消费存钱,然后进行专项消费,然而,不少人却由此入了预付式消费的坑。

  时下,随着预付卡消费日益增多,相关纠纷也不断涌现。消费者采用预付卡消费是以经营者的商业信用作为保证,这无疑放大了消费者的风险,消费者不得不承担因经营者经营不善倒闭或跑路的风险。预付卡消费具有信息的不对称性,消费者事先支付了款项,却对经营者的基本信息无法知晓,失去了根据经营者及其履约情况进行自我救济的机会。

  预付卡消费本来是个好东西,若能善加利用,可以实现消费者与商家的双赢:对消费者而言,预付卡消费可以享受折扣,而且比现金消费更加安全方便;对商家而言,可以锁定客户,同时可以迅速聚拢资金,扩大业务规模。然而,随着预付卡消费方式遍地开花,经营者缺乏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市场监管缺位等原因,造成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不法商家不断透支消费者的信任,他们借办卡之名敛财诈骗、携款跑路,以致公众戏谑地称预付卡为“圈钱卡”“吞钱卡”。

  “预付费办健身卡却跑路”呼唤立法规制。纵观乱象频出的预付消费市场,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但现行法律法规对预付消费的规定不严不细,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填平预付消费陷阱,显然不能靠商家自觉,也不能靠消费者睁大眼睛,唯有从立法层面入手,立法规制预付消费行为,给预付消费套上法律笼头,依法促进其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国家立法机关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规章,明确发售单位资格、责任义务、违约责任、监管部门、消费者救济途径等细则,使预付卡消费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律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根本途径,对商家故意卷钱跑路,应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决不姑息。

  健全的市场经济,需要规范有序的市场监管体制。除了在国家立法层面发力,规范发卡主体和发卡行为之外,还需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加强对教育培训、健身机构、美容行业、汽车修理维护、餐饮、在线旅游等重点行业的监管,建立完善预付卡消费卡发售的登记、申报、备案制度和预付卡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增加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堵塞“圈钱跑路”的大小漏洞,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预付卡消费乱象呼唤立法规制

2019-12-25 07:36 来源:法制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