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别只看到风口而无视风险

2019年11月21日 08:25   来源:工人日报   张智全

  日前,杭州青年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杭州青年汽车”)被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宣告了杭州青年汽车的正式破产。根据人民法院公告网信息,杭州青年汽车债务清偿率为28.47%,七成多的巨额债务无法得到清偿,其中涉及不少地方政府的巨额投资。(见11月19日《北京青年报》)

  杭州青年汽车曾因“水氢发动机”所谓的“劲爆”科技亮点成为网红。毋庸置疑,通过炒作并无现实价值意义的科技亮点来吸纳投资,注定不会长久。需要追问的是,官司不断、多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杭州青年汽车,早就被指出“曾在全国多地圈项目并涉嫌抽逃资金”,为何还能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投资?面对杭州青年汽车依靠噱头宣传获得投资的“连续剧”,地方政府在投资时,是否尽到应尽的风险防范义务?今后又该如何防止类似的“连续剧”再度上演?

  投资有风险,特别是投资高技术产业。或许是杭州青年汽车宣传的“水氢发动机”太过于“高大尚”,才让不少地方政府擦不亮洞察真伪的双眼。当宣告破产时,不少地方政府才发现竹篮打水一场空。个中教训,深刻至极。

  不可否认,杭州青年汽车的出色演技是不少地方政府吃亏上当的主要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关部门就可以推脱责任。政府投资,确保投资到物有所值的领域,并努力防范其中的风险,是政府应尽的义务。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投资时必须科学决策,不能只看到投资“风口”而无视其中的“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讲,确保政府投资不打水漂,科学决策无疑十分重要。遗憾的是,现实中不少部门往往忽略了这至关重要的一环,习惯于在决策时“拍脑袋”。一旦投资血本无归,则归咎于投机者伪装太深。

  以此审视杭州青年汽车靠噱头获得地方政府投资的“连续剧”之所以能够上演,根子就在于相关部门决策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因此,相关部门在决定投资时,每走一步都要将决策行为放置在科学审慎的前提下。同时,要强化监管,对失责者严肃追责,倒逼决策者不为了粉饰政绩而任性作为。

  “前车覆,后车诫。”杭州青年汽车破产,给政府投资敲响了警钟。惨痛的教训,理当成为政府投资的殷鉴。类似杭州青年汽车靠噱头宣传吸金的“连续剧”可千万别再上演。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政府投资别只看到风口而无视风险

2019-11-21 08:25 来源:工人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