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收现金”:变相的社会排斥损伤权利与尊严

2019年11月19日 10:52   来源:东方网   杨朝清

  前不久,浙江宁波市一位市民在快餐店消费时,因为手机没电,想用现金支付,店员却表示“现在谁还用现金”,并告知“不找零”。家住广州市天河区的吴大伯也有些郁闷,本想在一家煎饼店买煎饼,却被告知店里不收现金,并且必须微信下单才能购买。(11月18日《人民日报》)

  在移动支付方兴未艾的当下,许多消费者都习惯了不带现金出门;当网络信号出现故障或者手机没电,移动支付就会陷入“理性的樊笼”——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很容易被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所束缚。而对于那些“慢了一拍”的老人们而言,生硬、冰冷的“不收现金”,让他们在市场中陷入了一种边缘化的境地。

  移动支付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有助于简化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只不过,移动支付并不是万能的,在网络信号不好、消费者手机没电的情况下,采取现金支付就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对于那些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们而言,“不收现金”就是一种变相的社会排斥,损伤了他们的权利与尊严。

  急剧的社会变迁,让一些受教育经历短缺、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较差的老人们,难以及时地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难以具备“互联网思维”;这种信息化能力的缺失,不仅让他们难以享受移动支付的便利,还会让他们遭遇“不收现金”的偏见与歧视。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的老人们,很容易遭遇污名化。

  移动支付建构了一道无形的藩篱,将一些老人和其他消费者区隔开来;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的老年人,面对商家的“不收现金”,不仅消费需求受到了抑制、正当权益没有得到满足,承受着“有钱难买东西”的无奈与艰辛,也会承受来自他人的白眼和冷脸。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的老人们被视为无能者与失败者,被看成是被时代淘汰的不中用的人;老人们的人格被矮化、精神上被鞭笞,从“正常的人”被贬低为“不正常的人”。

  对于商家而言,“不收现金”既是为了方便省事,也是为了防范收到假币、避免收到残缺人民币给自己带来麻烦和利益损失;这样的工具理性,遵循了“对自己有利”的价值取向,却背离了社会规范,损伤了消费者的权利与尊严。换言之,移动支付即使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商家也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对特殊情境和特殊群体区别对待,给他们提供缓冲地带和便利空间。这种“心中有他人”的操作尽管给商家增加了一些负担,却会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信任。

  给不方便使用移动支付的人们行个方便,等一等“慢了一拍”的老人们,商家和消费者终究会实现双赢。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不收现金”:变相的社会排斥损伤权利与尊严

2019-11-19 10:52 来源:东方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