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新科诺奖的价值导向

2019年10月09日 06:28   来源:广州日报   杨博

  2019年诺贝尔奖的第一个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出炉了!威廉·G·凯林、彼得·J·拉特克利夫和格雷格·L·塞门扎这三位科学家由于发现了“人体内如何调节并适应氧浓度的‘开关’”,而成功摘得该奖项。尽管新科诺奖多少让一些观察者意外,但更多专业人士认为,氧气感知机制非常重要,后续的研究者能够探索更多控制人体内氧浓度“开关”的方式和药物。也有学者在谈及其中的启示时表示,越是基础研究,越有可能获得诺奖。

  在这些观察和分析的背后,有一点不能否认,“诺奖情结”一直存在于人们内心之中。长时间以来,萦绕在人们心间的一个疑问是,究竟什么样的研究成果更能得到诺奖的青睐?人们往往认为,重大的基础研究成果是诺奖成果的主流。的确,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源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站在基础研究的世界前沿,就意味着掌握了科技竞争的主动。然而,此前也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数据显示,物理学领域的诺奖呈现出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成果“平分天下”的局面,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的诺奖则明显地趋向于技术科学成果。

  诺奖作为当今前沿科学研究的风向标,其实昭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前沿基础研究相当多地影响了应用成果转化。而物理学、化学、生理学不断深入基础研究前沿的同时,跨学科融合加剧,致使研究成果又不断向着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延伸转化。有专家就曾郑重地建议,应当把理论导向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前沿技术的原始创新,破解创新驱动的原动力问题。以日本为例,近些年该国摘取诺奖 “井喷”,便和他们既重视基础研究,又重视技术开发有关。

  这意味着,协调发展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对我国是重要的。多年以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格林·T·西博格在一封信中对中国青少年写下了一段意味深长的寄语,至今读来仍觉发人深省。他说:“比起远方的地平线来说,能够给世界带来巨大利益的伟大发现就在我们伸手可及的地方。另外,把这些伟大的发现转化为提高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所必需的技术,也为大家提供了继续努力的广阔天地。”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读懂新科诺奖的价值导向

2019-10-09 06:28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