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爆超市”对中国零售业有什么启示?

2019年08月30日 07:33   来源:南方日报   丁建庭

  编者按 8月27日,全美第二大零售品牌、会员制仓储连锁超市Costco(开市客)上海实体店正式开业,首日就被消费者“买爆”。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和新零售起源地的上海,这一切显得不可思议。Costco牛在哪里?有可持续性吗?对中国零售业有什么启示?请看以下几名读者的分析。

  成功不无道理

  在中国掀起抢购风潮以前,Costco早就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家超市牛在哪里?有三点值得一提,即商品、会员和供应链。

  商品方面,Costco有许多套路。比如在美国,其被认为是“穷人的超市”,其最大特色就是大包装、大分量,满足消费者囤货心理。为避免消费者产生纠结,每类商品只提供两三种,真正实现“价廉质优”。此外,超市没有严格的货架分类,提供便宜的美食套餐等,也在变相鼓励人们掏钱。

  会员方面,有人分析得好:“会员费就是服务费,直接对应消费者和供应商,极低的利润仅仅用来平衡一系列成本,真正的利润只能从会员费里产生。”在上海这家超市,成为会员的门槛是299元,多买一些商品就赚回来了。而且,成为会员可以享受无理由退货等权利,想想就挺诱人的。

  此外,超市的最大特点是便宜,保证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过14%,一旦超出、须向CEO汇报并经董事会批准。1498元的飞天茅台、打折的爱马仕就说明了这点。人家为何能做到这么便宜?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于超强的供应链掌控,特别是会员群体庞大,让其更有底气搞定供货商。(青的蜂)

  上述几点形成闭环,超市想不火都难。

  未必能走得远

  Costco究竟能够走多远?以笔者之见,其模式虽然火爆,但恐怕不能在国内普遍复制。原因有二:

  其一,Costco是一家付费会员制超市,这与国内目前的超市经营规则有很大不同。按照国人的消费习惯,有多少消费者愿意当“付费会员”?而且据我观察,Costco吸引了许多“中国大妈”,这类消费群体没有品牌忠诚度可言。是不是她们的集体涌入,造成了超市很火的幻象?

  其二,还有分析认为,Costco的商品之所以能在美国卖低价,一个原因是拥有大部分店铺所在的土地和建筑物的所有权,不用交租金。相反,在我国为了开店而拿地的成本会更高,与商业地产合作才是主流选择。如果场地租金的负担很重,这家超市还能维持低利润的价格吗?

  由此来看,该超市火爆或许只是昙花一现。笔者以为,大型超市为了生存,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环境舒适,货源充足,价廉物美且新鲜度高;二是交通便利,停车方便,尤其是提供免费停车的优惠;三是要让会员有获得感、满足感,Costco里人人挤在一起,排队排成长龙,我是体会不到购物的愉悦。(唐卫毅)

  倒逼零售转型

  在大型实体商超市普遍不太景气、谋求转型之时,Costco开业的火爆无疑吸引着社会眼球,更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对行业也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

  我认为,外资品牌超市以跨境电商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后,可以促使我国境内的零售实体店加快转型,如家乐福、大润发等都各自拥有线上APP,Costco在网上开设旗舰店成功后开设实体店,也启迪着我国境内的实体零售业,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让消费者在购物时拥有更多的选择。

  中国正在迈向一个以智能购物为特征的“商业4.0”时代,线上与线下、消费与制造正在加速融合,新技术正在塑造新的市场格局,零售业进行线上线下的公平竞争是必然趋势。线下的企业走到线上去,线上的企业走到线下来,线上线下再加上现代物流,才能真正创造出新的零售形态。

  目前,我们有盒马这样的“新零售”,也有Costco这样的竞争者,这意味着我国消费潜力巨大。只有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规范公平竞争,才能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不管线上与线下的争夺多么激烈,问题的重点不是谁颠覆谁,而是这个行业可能会重新洗牌,各个商家都必须作好思想准备。(胡建兵)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买爆超市”对中国零售业有什么启示?

2019-08-30 07:33 来源:南方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