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使用手机,要“拿得起放得下”

2019年08月13日 10:43   来源:东方网   汪昌莲

  中科院院士赵政国有个习惯——上课前把手机放办公室,走路时把手机放包里,“免得一天到晚看手机”。然而令他费解的是,年轻一代似乎时刻被手机“绑架”着,就连吃饭、走路都不离手。在赵政国看来,这个普遍的社会性问题背后,暴露的是基础教育的不足——中学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中学生需要学会自律。(8月12日《中国青年报》)

  不可否认,赵政国院士称年轻一代被手机“绑架”,吃饭走路不离手,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手机依赖症”症状。对于一些“低头族”来说,手机已变身为继眼、鼻、口、耳、眉等五官之后的“第六官”,如果要摘下这个“器官”,可能会疼痛难忍,显然需要超常的勇气和毅力,尤以年轻人为甚。

  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一家人坐在一起,家长在问寒问暖,孩子却在埋头玩手机。毫不夸张地说,如今,手机在大家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几乎人手一部,低头看小说、玩游戏、发微信的情形屡见不鲜,人们称之为“低头族”。特别是,中学生在“低头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然而,中学生成为“低头族”,不仅对学业不利,而且影响了身体健康,更会让一些孩子迷失了亲情和孝心。

  然而,期待采用强制手段,克服学生的“手机依赖症”,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以预料,一旦学校和家长控制了孩子的手机,使他们无法正常使用手机,势必会引起反感,从而影响师生关系和家庭和睦,甚至引发诸多问题。事实上,手机变身人体“器官”后,一旦人机分离太久,首先表现出心烦意乱,无法专注于学业。克服“手机依赖症”,要慢慢地延长手机不在身边的时间,逐渐适应离开手机后的学习和生活,并不是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甚至再也不使用手机,而是单纯的把手机看做是一种通讯和学习工具。

  可见,年轻人使用手机,要“拿得起放得下”。这就要求,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均应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慢慢脱离“手机依赖症”。首先,要教育和督促学生,将生活重心从手机上转移,有意识地把手机放到一边,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够不用手机完成的事情,尽量不用手机,等慢慢戒除对手机的过分依赖,手机自然就会回归“工具”的角色。同时,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如听音乐、外出散步、郊游、健身、多与人交流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年轻人使用手机,要“拿得起放得下”

2019-08-13 10:43 来源:东方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