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没水的“饮水工程”运行良好?

2019年07月25日 07:26   来源:人民网   蒋萌

  背景:在云南宣威市旧屋村里,240多户人家至今饱受吃水难的困扰。“上到78岁老人、下到8岁孩童,全家老小一起到村子外挑水吃”,“就连8岁的小女孩也要背十斤的水,一趟需要一个小时”……但早在十年前,当地政府就修建了饮水工程。十年过去了,村里几个有着“宣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字样的蓄水池却一直没有水。媒体曝光后,当地有关部门表示,已经成立工作组进行调查。

  新京报发表马涤明的观点:这些墙牌颇具讽刺意义:村民需要的是水,而某些部门、官员需要的则是“完成任务”的形式、标志——有了这些墙牌,就代表着可以交差,当地村民到底有没有水喝,却全然没人管。这种“形式主义”比我们通常所说所见的很多现象更为恶劣。若连这种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满足不了,又谈何以民为本?当地水务所工作人员称,“这个地方太偏远,给多少都填不平,基础设施又太薄弱”,还透露上级部门最终下拨的资金只有七八万元。但宣威市水务局文件上的数据显示,旧屋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近21万元。二者之间资金差了十几万元,是数据造假,还是中间“跑冒滴漏”了?这个“建成”后10年中没有过一滴水的“宣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居然显示“验收合格、运行良好”,如此掩耳盗铃让人匪夷所思。这是哪个部门验收的,为何做出这么离谱的验收结果,也需要有个解释。为了解决农村饮用水困难问题,国家投入了数千亿资金,而“8岁小女孩都得背上10斤的水”的景象,却有负这种政策善意。就此看,不管饮水“假工程”背后水有多深、多浑,都该一查到底,让当地的行政生态也就此激浊扬清。

  小蒋随想:当地水务所工作人员称“给多少都填不平”,假如这话是真的,当初修那些蓄水池干什么?如果蓄水池本来可以发挥作用,却因为“不明原因”一直闲置,那么“给多少都填不平”就不靠谱。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话的水务所都没法“免责”。这种情况持续十年,当地有关部门是否“不明真相”?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难逃严重脱离群众质疑。倘若知道情况,却一直不查实解决,又涉嫌懒政失职。“8岁小女孩也要背十斤水,一趟需要一个小时”,让人心酸。媒体曝光,才成立工作组调查,令人摇头。无论做何种工作,不管干哪项事业,存在困难很正常,扶贫攻坚、解决民生难题更是如此。所以,各级干部必须砥砺前行,得有啃硬骨头的精神。很多时候,态度决定结果,多一分耕耘就会多一分收获,多做实事就会让群众多拥有获得感。如果某些干部喊困难多、做工作少,或只做表面文章、缺乏实干实效,自然难以产生良好社会效益,无法获得群众肯定。退一步说,如果某些地方真的自然环境太差、太偏远,甚至呈现“空心化”,斥巨额财政资金修基础设施“不划算”,能否考虑整体搬迁,将几个村合并安置?当然,这可能存在故土难离等问题。但是,只要把工作做细做实,结合地方实际,尊重群众诉求,终归会取得社会效益和群众满意的最大公约数。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