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产业融合动因及效应研究

2019年07月24日 09:44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靳晓婷    惠   宁 

  [摘 要]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基本路径是产业融合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变化,城乡居民消费新特点创造了农村产业融合的需求动力,降低交易成本是内生驱动力,技术创新提供了推动力,农村经营制度改革提供了制度环境。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实践对乡村振兴的经济效应已初步显现,现代食品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推动产业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企业组织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深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因地制宜发展融合新业态,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动因;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让经济先发展起来,实现产业兴旺,因此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1]《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因此,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党中央就把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作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农村产业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丰富的内涵。

  产业融合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新划分产业界限。[2]农村产业融合具体是指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其理论研究大多源自于产业融合理论,许多学者研究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及特征、动因、经济效应、融合发展模式、路径等。围绕产业融合动因和经济效应的研究多偏重理论研究,缺少实证数据支撑。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在各地实践和探索中已取得显著成效,已经涌现出产业链延伸、产业集聚区、互联网+农业、乡村旅游等融合模式,[3]对乡村振兴的经济效应已初步显现。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视域,探讨农村产业融合和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深入研究新时代背景下产业融合的动力因素,并基于实证视角探讨农村产业融合对于乡村振兴的经济效应,努力构建两者的理论逻辑。

  一、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深化发展的动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成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破解“三农”发展新难题,并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改革谋略。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基本路径,同时深入而广泛地推进产业融合实践和发展是乡村振战略的重要路径。面对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新难题和新特点,深刻剖析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农村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更好地发挥农村产业融合的经济效应。

  (一)城乡居民消费新特点创造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巨大需求动力

  产业的发展源于满足市场需求,新时代背景下,城乡居民的消费新特点成为引发产业转型和创新的方向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中需求侧已经由过去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升级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现有的供给质量和供给结构尤其是农业供给结构已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特点,居民消费要求从过去的“吃得饱、穿的暖”升级为“吃得好、穿的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的数据为3.64万元,按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15.72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元,是1978年的21.57倍。[4]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层次不断升级,更注重产品的品质,更关注绿色健康食品,服务消费和精神消费增加,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健康、保健、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快速增长。对农产品供给的品质和多元化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健康化,需求转向更有营养、更绿色、更生态方向。因此,农业发展不能停留在初级状态,必须要瞄准城乡居民消费新特点,寻找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动能,充分挖掘农村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等优势,拓宽农业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价值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业多种功能,为消费升级提供绿色、健康、精致的高品质农产品,并开发和培育生态、文化、休闲、体验、旅游等服务类产品。

  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和文化旅游消费需求,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多种需求。依据经济学中劳动供给的折弯曲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工作和闲暇的时间配置上会趋向于选择更多的闲暇时间,闲暇时间的增加对居民的休闲旅游消费需求增长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近20年来,国内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快速增长,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增长趋势更加显著。由于我国城镇化规模过快,造成很多城市过于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等问题,拥有浓郁乡土气息和优美自然环境的农村自然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和旅游的理想之地,充分发挥农村农业的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满足城镇居民的休闲旅游消费需求,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发展契机。

  (二)降低交易成本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源动力

  交易成本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核心,经济学家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以经济活动中非生产性成本即交易成本为研究对象,随着分工的深化,交易活动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可以通过成立某种组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范围经济效益。由于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和投机主义行为,交易主体努力通过某种途径使交易成本最小,交易主体之间通过合同契约或制度等达成一种较为长期的合作组织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可以实现降低交易成本。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违约成本。[5]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因可用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农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的融合发展,通过集聚融合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农产品供销和服务的长期合作关系,降低第二产业生产所需原材料交易的成本,同时能够共享信息、基础设施和品牌协同推广效应,进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农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基于农业功能特殊性而形成的,农业除了生产农产品外,还具有传承农业文化和乡土文化、提供田园景观与体验休闲场所、保护水土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农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是农业功能的延伸,促进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和业态,使得产业组织之间的协作联系更加密切,降低产业间的交易成本,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力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渗透,为农业产业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和载体,同时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助推了农业领域的技术革命,促进农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变革,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农业和信息技术、文化的融合,催生了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并诞生了农村电子商务、产地直销和订单农业等新模式。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具有明显溢出效应,当某一产业中出现了某种技术创新,就会向相关产业进行技术的渗透和扩散,这也正是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新技术应用的外溢效应为相关产业的融合提供技术动力。

  (四)农村经营制度改革提供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制度创新效应

  放松管制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是融合发展的客观条件。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依赖于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就得益于良好的扶持政策发展起来的。相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业融合更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农村产业融合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涌现出很多产业融合的成功案例,这与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密切相关,尤其是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构建了支持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框架,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行动指南。此外,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三变”改革,农村金融模式的创新,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因素将逐步松绑,新型经营主体将会得到培育和发展,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

  二、农村产业融合对于乡村振兴的经济效应

  (一)农村产业融合对于乡村振兴的宏观经济效应

  1.促进农业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是一全方位、多层面的创新系统,依据 Freeman( 1997)的产业创新理论,产业创新包括技术和技能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 包含组织创新) 和市场创新。[6]农村产业融合创新过程够实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比如精深加工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体验农业等的出现,是更高形态的现代农业,具有更高价值形态和更高附加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农村产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比如有机种养和发展餐饮经济结合起来,形成“前餐后种”、“前餐后养”的商业模式;电商平台和农业跨界融合的互联网+农业电商模式;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农业的融合的智慧农业;农业和休闲旅游融合的休闲农业和体验农业等新业态。

  2.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业产业融合的产业结构效应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横向拓宽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产业融合促进各产业间技术渗透,并进行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增加农产品品类,提升农产品品质,催生新型产业出现,拓宽了农业的产业幅度,逐步形成包含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智慧农业等的多元化产业体系。第二,纵向深化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产业融合中各产业突破边界实现产业链前向或后向延伸,提升农业价值链功能,纵向深化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第三,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效益。各产业间的技术渗透和交叉融合,导致各产业之间的增长速度和生产效率差异缩小,形成农业更高效率和更高技术的资源配置方式、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使农业产业结构向规模化、高效率、高附加值和高加工度演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近年来,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各地瞄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大力发展现代食品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农村产业融合快速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据统计,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主营业务收入为19.4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2: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6200亿元,同比增长25%,年接待游客23亿人次,占全国旅游接待游客总量的43%;全国农村网络零债额达到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农村网店达到985.6万家,同比增长20.7%,劳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8]

  (二)农村产业融合对于乡村振兴的微观经济效应

  1.有利于企业组织结构的提升

  产业融合通常是由分属于不同产业中的企业建立产业联盟、进行兼并和重组而实现跨产业的多元化经营等手段来实现的。企业跨产业的多元化经营,必然导致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企业网络理论能够对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解释。企业网络广义上的理解泛指与企业活动有关的一切相互关系以及由所有信息单元所组成的 n 维向量空间;狭义上的理解则是指企业和市场相互作用与相互替代而形成的企业契约关系或制度安排,[9]企业网络具体可分为企业集团、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三种形式。[10]发展企业网络的经济效应有:一是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包括与供应商、经销商的多次交易、规模交易、信息共享、谈判、合同履行的交易成本节约。产业融合中参与农业产业链的企业,获得了稳定、优质、可控的农产品生产供给基地,降低了获取原材料的成本和市场风险,实现交易成本的节约;二是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依赖于企业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持续性获得,企业网络使得成员企业之间获得学习效应,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三是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获得必须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内外部环境而获得,企业网络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各类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快速发展,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得到快速提升,逐步从数量生产方式向质量生产方式转变。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超过300万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500万人,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22.7万家。农业生产经营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等级逐步提高。[11]截至2017年9月,全国已完成农产品商标注册279.5万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3734件。截至2017年10月底,贵州省已获得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2663个、产地6355个;有机农产品111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8个;“三品一标”面积3474万亩,占全部耕地的50.1%;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8个。[12]

  2.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产业融合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出现,实现市场规模扩大,创造更多农村就业机会,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社会福利,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可在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农村旅游等领域就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和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各类农产品加工、销售、流通和服务企业,发挥自身管理、技术、销售和物流等优势,辐射带动当地农户提高生产经营管理能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有利于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农村产业价值空间,惠及农民实现农民增收。

  农工结合、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农民就业创业的重要领域,实现了农民增收。据统计,2016年山东省农村产业融合惠及农户户均增收2680元,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40%。2017年,全国返乡创业人员超过740万,其中返乡农民工占72.5%;全国从事休闲农业的人员达到900万,带动了700万户农民从中受益。[13]李云新,戴紫芸采用2016年农户家庭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引入控制变量的回归分析和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能显著提高农户收入,相较于传统农业单一发展模式,农户效应大于50%。[14]

  3.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乡村振兴的要求农村环境生态宜居,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村环境生态宜居能力。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向通过产业融合向农村和农业的渗透和扩散,农业生产广泛应用生物育种、无土栽培、农业滴灌、智能化监控等现代农业技术,减少了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依赖,降低了农业资源消耗和排放,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采用生物链技术的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耦合形成的生态农业,能够实现农业排放物循环利用,降低了农业资源消耗和排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农产品加工过程中,采用现代农业加工技术和工艺,提高了农产品利用率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农业废弃物排放,能够实现循环经济效应。生态农业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出环保型农资产品,包括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农膜、生物能源等,减少对农村水、土、气等自然环境的污染。

  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处于初始阶段,存在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新型经营组织发育滞后;新技术扩散渗透力不强;农业多功能拓展程度较浅等问题。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深度发展,有以下对策:一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深化农业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行政管理环境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放管服改革政策的落实,并推进农村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提供政策扶持和鼓励农业多种经营组织形式发展,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产业融合探索和实践。二要积极完善政策鼓励和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融合发展模式,依托产业优势和基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挖掘农业多功能属性,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鼓励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三要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风险共担、合作共赢和激励导向的工作思路,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分层分类发展、网络联动的新格局,保障农民公平参与利益分享的权利。四要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推动土地三权分离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落实政策性金融惠农政策的同时,积极开展金融政策创新,拓展商业银行农村信贷业务范围和覆盖面,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五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涉农企业家和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产业经营能力和品牌经营能力。六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为产业融合发展保驾护航。

  [ 参 考 文 献 ]

  [1]国家发改委.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7年)[J].中国经贸导刊,2018(13).

  [2]蒋自强,史晋川.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第二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5-38.

  [3]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J].中州学刊,2016(5).

  [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5]Williamson O E.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aking stock, looking ahead[J]. 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2(38).

  [6]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84.

  [7]浙江省商务厅,2018年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EB/OL].http://www.zcom.gov.cn/art/2018/8/10art_1384591_20228958.html.

  [8][12][13]贺雪峰.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下的乡村振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9]黄泰岩,牛飞亮.西方企业网络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1999(4).

  [10]白永秀,惠宁.产业经济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87-288.

  [11]郭锦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成效日益显现[N].中国经济时报,2018-4-27.

  [14]李云新,戴紫芸,丁士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户增收效应研究——基于对345个农户调查的PSM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互联网驱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效应与路径研究”(17XJL004);陕西省社科基金“信息化对陕西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的效应研究”(2016D050)。

  [作者简介]         靳晓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惠宁,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