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全国通办”是具备示范性的改革样本

2019年07月19日 07:29   来源:深圳特区报   然玉

  办证“全国通办”,既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在未来,相关部门还可以根据“业务量数据”来指导人员配置、优化岗位设置,从根本上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凡是具备联网核查条件的或者以身份证、中国公民护照等身份证件为基础的办证事项,将逐步实现“全国通办”。这是公安部制定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服务企业60项措施之一。所有措施将在两年内分批推出、全面落实。

  简化办事流程、优化公共服务的改革举措层出不穷,并且近年来渐有加速之势。就在几个月前,国家移民管理局决定“出入境证件实行全国通办”,一度被誉为“重大突破”而获得各方点赞。而公安部最近更是再进一步,宣布以身份证为“根”的办证事项将实现“全国通办”。突破地域空间界限、打通部门壁垒区隔,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相关职能部门一直在努力。未来,越来越多甚至绝大多数公共服务事项做到“全国通办”,当属应然之事。

  众所周知,关于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公安部门有着最为先进和完善的数据库,其资料数字化、信息联网化程度之高,都远远走在了许多部门的前面,这客观上为实现公安政务服务“全国通办”提供了条件。

  过去很长时间内,许多可以“全国通办”的事项没有做到“全国通办”,并非出于技术层面的限制,而更多还是与整个公共治理思路有关。在强调户籍归属、限制人口流动的历史背景下,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全国通办”自然不具备实施可能。而时移世易,现状早已不同以往。

  事实上,随着数据联网,无论是户籍所在地还是常住地、暂住地等地的公安系统,其实都是在使用着同一个数据库。一切都是联通共享的,那种为某地公安部门所“独有独享独占”的公民信息资料越来越少,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过往那种“圈定属地,一一对应”的办证服务模式失去了逻辑正当性。办证“全国通办”,既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在未来,相关部门还可以根据“业务量数据”来指导人员配置、优化岗位设置,从根本上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全国通办”“一门通办”“一网通办”“一次性办”,一方面给公众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大量的经济花费。根据测算,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的实施,仅交通费一项全年即可为群众节省200亿元以上。不难想见,公安系统办证“全国通办”之后,其所能给全社会节约的开支更是体量巨大。通过降低公共治理成本来激发社会活力、创造社会财富,这也是一个增强民众获得感与幸福感的过程。

  公共服务模式主动适应社会变化和公众诉求,而非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地让民众去迁就,这彰显了一个正常社会的灵活和变通,更对应着开放与进步。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全国通办”,让我们对未来更便捷的公共生活充满想象与期待。“全国通办”当是常态,“不能通办”才是例外,这理应成为所有职能部门的基本共识。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